|
“Darling,darling,darling,darling,......”,是的,我在那个角落里患过伤风。
当清秋月寒姐姐告诉我:在心理学上,雷锋其实是患有一种精神上的病,就是希望通过完美做事来得到外在环境的承认,从而肯定自身价值,获得心理的满足……我真的不愿意接受。那不该是病啊,那非得是病吗?难道做了和一般人比较,难以做得到的事,就算是病态?包括好人好事?难道丛飞也归入其中?姐姐说她和我一样,都属于这样的人。姐姐,我一向喜欢在看故事中拿主人公与自己比较,较之他,我欠缺什么,雪锋、丛飞,还有许多的不倦于奉献的人,我常脸红:自己怎么就老先考虑到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呢?为什么每一次都自私地、大打折扣地没有做到全身心呢?
雷锋的故事,孩子爸买有碟片,是想教育儿子的,我也跟着看了。雷锋每一天都过得繁忙充实,连生了病,星期天也要到工地上支援建设,我生了病,只会坚持着上班,按部就班照顾着儿子和家庭;雷锋在出外办事归队的途中,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冒着大雨,几十里跟本不是顺便的情况下,仍送老人和孩子安全抵达目的地,及至返回连队,已是下半夜,我是无论如何立即先想到时间问题,还有走这么远我会受不了的,最多会指指方向,告诉他们可以问谁,注意什么。
看到丛飞得了绝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剃光着头,仍微笑着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就碎。这个奉献到无以再拿出什么的人,最后捐出的是他的眼角膜,因为他捐得太投入、太彻底,他的父母跟着担心、跟着受穷,他的家庭跟着不稳,最后那位理解他的受人尊敬的美丽的空姐媳妇跟着过清苦冷落的日子。我是不会的,每一次一点点的小小的给出,我都不敢在家人面前大鸣大放,若取出了公共财产中的一点,心里便十分地歉疚,觉得对不起家人。推此,丛飞要承受的,将是双重的折磨。我是猜得到的,是有的人,没有良心的,丛飞不会想到回报,但有的人是不值得支援的,因为他觉得得之理所当然,他甚至道德、伦理之上极为低下、败坏,丛飞肯定会遇到不少这样的人,他短短的一生支助了有多少人啊,他捐出了有多少钱啊,如果那些钱花在刀刃上,能救多么重要的有效的急,可是,却是寒心一片!我为丛飞大哭。
我想到了思念,一次次中午狠狠心买块油煎饼充饥、坐公交车(他哪里知道,那时我连坐车花一元钱,买爱吃的饼子都要想个半天)到市中心给他寄钱(他指定的邮局邮寄方式每次都要花好几元钱邮费的),他却花之如流水,对社会仍然心存不满(包括他的健在的父亲和哥哥),还是觉得他自己太委屈,这世界欠他的,人人都冷酷无情!我恨自己有眼无珠。真的我也患了相似的病吗?只是尚未病到膏肓?我想,生命之歌需要这样的爱心人士,全社会需要这样的有情人。我做得还很不够,除了能力上的有限,还有,全怪自己平衡各种关系不够好。我也热切期望,象丛飞一样的很多很多的朋友,不要太苛刻自己、“忘记”家人。“爱己及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吾老以及人之老”,与他们,当反过来说和做:幼人幼以及吾之幼、爱人老以及吾之老,爱人及己。
愿好人一生平安!吉祥、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