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离宫秋色

写作者:轻羽     日记本:

日期:2008年11月0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65

  秋*荷
  “荷尽已无擎雨盖”,当再次看到离宫的荷塘时,这诗句便不自觉地溜出口了,觉得苏轼的这句诗真是形象生动、简洁凝炼而又恰如其分,其它的语言似乎再无力量。
  大自然真是奇妙,上次来离宫时,这里还一片青碧,如盖的荷叶婷婷玉立,一枝枝粉红的荷花点缀在绿叶间,看到随着若有若无的清风,一塘的荷叶荷花如水波般委婉轻漾时,心便醉了。而今,这里象换了一套衣服,不见一点绿色,纵横在荷塘中的是一支支金黄色的荷茎。
  “无盖”的荷茎虽不婷婷,但依然玉立,一支支直射蓝天。没有了挨挨挤挤的“盖”的遮蔽,亮出了那一方清水,蓝天映在水中清亮、明净,水塘便成了一块透明的巨大蓝宝石,荷茎倒映在水中,并没有因为“无盖”而蓑败,而是一片金黄的繁荣,看到巨大的蓝宝石嵌夹了无数金线,心中只有赞叹——杰作,杰作!
  秋*水
  远远看着如意湖的鳞鳞水波,将晴日的阳光反射,在湖面洒下点点闪烁的金光,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近了,更近了,那份明澈、那份清净、那份安然,让人不敢靠得更近,是怕身上的俗气沾染了它吧?是谁第一个把明眸比作秋水的?什么样的眼眸才可以和秋水相比啊!明眸可像秋水一样,清晰地映出了芝径云堤边依然碧绿,随风袅袅的垂柳?明眸可像秋水一样让蓝色的天空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怀抱,被清洗得透明发亮,一片明蓝,只是在感觉上更加悠远?在明眸中,是否像秋水一样,连映入的天空随风轻抖,也觉得是那样和谐自然?望向明眸,心思也会像望秋水般开阔,纯净得无一丝丝的杂念?
  秋*叶
  游人明显少了,挺立在路边的树木不甘寂寞,将自己红的黄的叶子一片片抛下。秋风似音乐家一般,一首曲子接着一首曲子,引得树叶呼朋引伴,纷纷欢笑着,舞蹈着,飞旋着,轻盈飘下。而寄生在树上的绿色,像观众一样蹲坐在树顶,形成一个个绿色的“鸟巢”。春天幽径寻芳,秋日小道遗香,时时飘下的落叶似乎也带着秋的清香,隐隐约约隔断了点缀在小路上的亭台楼榭,隔断了柳堤玉桥秋水栏杆,隔断了声声丝竹,阵阵高歌……踽踽前行间,心思已是痴迷,人们口中的“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是这种美吗?可翩翩的舞姿正言说着它不是死寂,它的灵动宛若有着生命,它斑澜的色彩也让人幻想着生机。静美,不属于它。
  秋*声
  步入万树园,枯黄的小草像是大地长出的长长的绒毛,厚厚实实地垫在人的脚下。每一次落脚,便觉得是踩在巨大的绒毛毯子上,柔软而有弹性。咯嚓咯嚓,草地上的落叶在脚下发出有节奏的声音,随着脚步的快慢变化,形成了一首欢快的小曲。我们一边前行,一边捡起看上去很奇特的树叶和种子,欢笑中,将他们抛向天空。停下,听,这是什么声音?不很清脆,却能连续不断,随着风儿传入,有些飘缈,有些舒缓,让人想到轻烟氤氲,梵音吟唱,宝相庄严的佛殿。不敢嬉闹,放轻脚步,马上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六和塔,每个飞檐上的铜铃正随风飘动,一串串铃声正从那里传来。多少个铜铃当时没有数一数,只是觉得这么多铜铃的声音合在一起,似乎是世界上最悠扬的声音了,流畅柔和,似水波一圈圈漾开,轻柔地包裹住你的身体,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寂静,内心的寂静。很多次来六和塔,都没发现塔铃的妙处,而今这番领略怕一生难忘了。
  

完成时间:2008.11.09 00:30:1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