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如果可以,来生我们还做兄妹

写作者:斜月半窗     日记本: 窗边的黄昏

日期:2008年11月0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746

  上周五,上午给哥哥电话,祝贺生日。问他要如何过生,他笑答:没什么好过的。
  
  我们就两兄妹,虽然成都重庆相距不远而且有了城际列车,我们也会偶尔驾车去探望,因为都有工作,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及其短促的。
  
  当父母去世以后,除了哥哥这家人,这个世界上值得牵肠挂肚的人就很少很少了。所以很为现在的孩子们担忧,以后他们走亲戚串门几乎没有了去处。他们的后代,更是连姨妈舅舅伯伯叔叔表叔……等等亲戚的称谓都只能通过教科书来学习了。
  
  中午打电话给老虎,说想去和哥哥吃顿饭。先生是个独子,也是父母早逝,所以他更是渴望亲情。
  
  四点整,我们上三环路出发去重庆。
  
  及至抵达前的十来分钟,才给哥哥打电话说我们到了。他还以为我恶作剧——从小到大,他就是在我的捉弄中将信将疑过来的。直到出现在餐桌旁了他还在说:上午打电话时你没有说,下午电话中你也没有说嘛。(下午出发前,为了一步到位,我问过他晚上吃啥?在哪个饭店)
  
  我们突然出现他有多么惊喜可想而知。
  
  说是去给他过生,现在回想起,几百公里赶去,酒桌上我竟然一句祝福的话都没有说。
  
  不擅长花言巧语,不愿意曲意奉承,可能算得上我人生中最大的瑕疵。无论对家人还是对朋友,我除了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帮助,从不刻意用语言来表达什么。
  
  以前看过这样一段话:“德国人是作了也不说;日本人是作了再说;美国人是边作边说;中国人是不作只说。”印象很深,是不是潜意识里就排斥着那种不做只说。
  
  但是我相信,我们兄妹之间,那种关心和祝福是能够心灵相通的。
  
  
  
  
  附几年前兄生日的一篇文字:
  
  
  生日快乐,林兄! 相信手足之情的感应,你早已感觉到了我遥远的深深的祝福!
   ——题记
  
   朋友们特别爱吃我做炒刀削面,吃完之后往往会探问,这独有的、美味的手艺,那里学来的?
  
   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在重庆南岸的纺织研究所参与一项开发研究,一放暑假,想听爸爸谈天说地讲福尔摩斯的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的先了做老师的母亲到他那里去了。
  
   父亲的办公室离宿舍不太远,但是他中午却不会来照管我们的生活——后来他因胃病住院,我才知道不能照管的岂止是我们。
  
   每天早饭后,给我们兄妹留下午餐费,他就急急忙忙的上班去了。照理说,钱应该由哥哥掌管,我却从小受惯娇宠,特立独行,要自己管钱。
  
   上新街有家卖刀削面的,那放了脆脆海蛰皮和红里透白虾仁的炒削面,价格最贵却是我最爱。哥哥就选比较便宜的的汤面,用他的钱补贴我 。
  
   这天,到了餐馆才知道我的钱掉了,我只差没有哭出来。我也记不得哥哥是怎样安慰我的了,记得最清楚的是要了一份炒削面,放在桌子中间——那时还不知道要个空盘来分呢——吃了起来。虽然两个人吃一份,不知为什么我吃到的海蛰皮和虾还是跟往常一样的多......
  
   等我明白了的时候,我们兄妹已天各一方 。我只能把这份兄妹情意连同炒削面的美味深藏在了心底。每到过节日的时候,我就做炒削面,力图作出那童年记忆里的原滋原味的佳肴美味和的兄妹深情来......
  
  
  

完成时间:2008.11.03 20:35:1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