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子书》中引用卡尔威特的话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考上哈佛,关键在于父母用怎样的方法教育他们。我要说的是,估且不论孩子是否能考上哈佛,我们做家长的先管教孩子成人总是必要的吧。时常见到身边那一幕幕让人生厌的恶搞。总有那些像没人管的野孩子一样的行径,让人深不得浅不得。
今天是星期天。下午,女儿的作业都完成了,屋里阴凉的很,我就陪她一起到楼下玩。院子里的阳光多少还有一点温暖,女儿和孙杭正开心地踢毽子,就听见一个声音冲过来:“让开,撞死别怨我啊!”说着一个五六年级的孩子骑着一辆自行车飞也似的呼啸而过,把两个女孩子吓得紧躲,还好没碰着人。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前边楼上的双胞胎,也称得上这院子里的害群之马——上一年级时就躲在楼上把点燃的鞭炮往行人头上扔,三年级时两人爬上别人家的翻斗车,把驾驶室的顶棚砸坏。
眼看着他又一圈骑过来了,我告诫他别再来这人多的地方闯了,还算不错,他真没再过来。女儿见我陪在她们身边挺没劲的,就说:“妈妈,你找刘姨呆一会去吧,我们玩我们的。”说起来,也是孩子大了,嫌我碍事了。倒是比寸步不离那时强,好歹放开手点了。那我就知趣点吧,我走了。
当我路过检察院门前时,远远地就发现有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一男一女,正往垃圾桶里塞什么东西,随即浓烟滚滚而出,我还离得老远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再看两个孩子,早已无影无踪……
等我从朋友处返回叫女儿回家时,才发现女儿手捂着头不高兴了。
“怎么啦?”女儿平时一向不娇气的,手脚哪里不小心碰破了,从不在乎的,有时候我看到伤疤了问她,她还说没事呢。我用手一摸,女儿的额头上起了鹌鹑蛋大的一个包。
“咋弄的?”我问。
“就是那个双胞胎哥哥给撞的。”
“他不是不在这边骑车了吗?”
“他给孙杭我们俩捣乱,还追我们,我们躲进楼道时,他冲进来,推门时给撞的。”
“我拿来武器了,他要是再敢来就揍他!”孙杭手里还握着从家里拿出来的簳面杖,她是看见女儿受伤了,也急了。
“算了吧,以后你们都离他们远点,可千万不能用这东西打人,哪能跟他们学呀?
那两个孩子家,因类似的事别人家长找上门的那个月也得有几回,我也真佩服人家的家长:就是有承受力,换了我,说什么也挺不住前邻后居的这么一马一马地掰扯这些事。可人家的孩子就是仍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都不愿意为这种事找上门去,双方都尴尬,能起什么作用啊?我默默地拉着女儿回家来,安抚一番,让她以后躲着点那俩孩子算了。可是心里真的很不舒服:不只为女儿受了一点伤,更为那些没人管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