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间,很漠然。生活就这样匆匆而过,日子就这般忙碌而行。人心的那份失与得,哭与痛,悲与喜随之而往。人在百般滋味中品出了生活的味道,人在患得患失中找到了平衡。实际,人生中的任何一阶段,都没有所谓的定格模式。有人拼呀,闯呀,累呀,煎熬呀,从年轻一直终老;有人轻松呀,安逸呀,一生顺顺当当;也有人一生沉浮不定。但这些人中,心态却不随着他们的生活环境而定位。看着一个人,蛮幸福的,可她却不觉得幸福;看一个人经历太多坎坷,可她未必不幸福。对幸福而言,它只存于那些心存感恩的人,它只眷顾那些积极心态、坚强有韧性的人!
记得,一位朋友对我说:“她好苦!”我知道,我也理解,尽管我没有和她相同的磨难,但做女人的,难道还不知道女人的苦吗?年轻时,她没有得到男人的爱,还因为男人在外面的花天酒地而气恼。想离吧,看看孩子,又觉得不负责任。就这样将就吧,可心总是不甘,临近不惑之年,男人有了正事。但为了生活,两个又不得不两地生活。如果从消极一面去看,人活着,真是没意思。但从积极一面去想。男人终于知道关怀女人了,虽然比不上年轻相爱时的卿卿我我,但终于懂得去疼女人。两个人因为年龄而产生了相怜相惜的情感;因为距离而生成了一种相牵相挂的依恋。一个平凡的女人,能够在还可以去享受爱和温情的年龄,得到这些爱,难道不弥足可贵吗?
人,不是为了去乞求另一个人的爱而存活,因为我们不是为谁而存在!爱不是怜惜,爱不是同情。爱,只有成了两个人生命的共同呼吸,两个人才会因此而快乐!在爱的风雨中,我们苦尽甘来,这难道不是一种收获吗?
我们每个人总是能感受到自己的痛,却孰不知,人人都一样,只要生活着,哪能一帆风顺;我们看谁都挺好,那是因为我们把关注过多地留在了自身的感受上。有些人,每天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把痛苦深埋于心,他们把欢乐给予那些需要关怀的人。而他们的心灵也在给予的过程中得到了慰藉。相反,那些整天忧心忡忡的人,带给别人的是压抑,带给自己的也是难以释怀的伤痛。因此,任何一种情感,都是力的效应。我们何不为别人送一个微笑,一份祝福。为自己留一片阳光,一种豁达呢!
我昨天看书时,看到这样一种游戏,叫“猜猜游戏”。就是在临近放学时,学生早已把书包装好,焦急地等待放学。这时,老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呆30秒。很多孩子不到10秒就睁开了眼睛,他们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原来30秒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呀。孩子的注意力得到了转移。而活动设计者主要不是让学生去判断时间的长短,而是使孩子那种烦燥的情绪得到了稳定,一段时间的训练,会让孩子在放学时,心变得静而沉着了。于是,放学时,校门口,不再出现慌慌张张,忙忙火火往家跑的孩子了!这种猜一猜的游戏比起老师的警告和训话,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实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活动牵移到人类的情感上。当我们懊恼不已时,能不能在心底里告诉自己:静默30秒,一会再发作;当我们痛悲万分时,能不能对自己说:先出去跑一圈,回来再伤悲……有的人会说,不行呀,控制不住自己。但我相信,每逢那时那刻,你便采取这种形式的转移,坚持下去,一定有改观!
人生短暂,因生命的存在而庆幸,因悲喜的交错而豁然,因叠加的磨难而坚强。我们更应战胜自我的闭塞,用积极的心态去笑对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