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谢谢你们,我会更努力.......

写作者:天使来人间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8年10月1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31

  谢谢语文老师, 让我读懂了学生真诚且炽热的心......
  
  信件一:
  敬爱的李老师:
   您好!
  当正午那晒得人头晕眼花的太阳射入大地时,是您用自己的身躯为那些小树叶遮阴, 使他们不再有烦恼,老师,您还记得那片调皮,捣蛋的小树叶吗?
  
  在处以下期的时候, 我大概使班上您叫我到办公室最多的那个学生, 因为我晚自习做完作业之后就无所事事,要我看书,我没有兴趣, 因为,一天要上七节课,再加上晚上两节和那些枯燥无味的作业,使我根本没心情看书,于是, 我只好和旁边的同学讲小话,不时还捉弄一下同学, 我的这些行为总是逃不过您的火眼金睛,总是再我和同学讲得尽心的时候, 点我的名,叫我不要讲小话,有时间看一看书,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拿出本书,无精打采的看起来。 那时,我心想:“为什么老师针对我,而其他同学讲小话,您不点他们的名,而偏偏要点我的名。” 我心里很不服气。等您的视线从我身上移开时, 我又找同学讲话。没想到又被您瞧见了,您说:“杨彪, 下自习到办公室来一趟。” 听了您的话,我心里有不祥的预感,希望等待我的不是如狂风暴雨般的批评。
   下课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办公室,没想到迎来的使李老师温和的话语
   “ 杨彪, 你作业做完了没有?”
   “做完了”
   “那你做完了作业,有时间看一看书, 复习一下你所学的内容, 不要坐在那里无所事事,你找同学说小话,既浪费恶劣自己的时间,又影响了别人学习。在李老师眼里, 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聪明人要把心思放在有用的地方,你也应该不小了, 这些道理你应该懂吧,下次又时间好好看书,可以吗?”
   “ 可以” 我脱口而出。
   “还有, 你是班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不要去捉弄其他的同学。”
   “哦”
   “那好吧, 你回寝室吧!”
   回到寝室后,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是呀, 我以前真是太任性了, 上课开小差,海区打扰其他同学,下课又尽去欺负一些比我弱小的同学,我想他们一定很恨我吧!我明天一定要向他们道歉........”
   第二天,我上课也认真了, 也没有去捉弄同学了 ,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有了进步, 那些被我欺负和怨过我的同学跟我和好如初了 。这些全部都归功于您。李老师,要不是您耐心的教育我,我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谢您对我的帮助和教导。
  
  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永远年轻。
  
   您的学生: 杨彪
   2008.10.06
  
  
  说心里话, 读到杨彪的心很感动, 不是谦虚, 我一直觉得没有他说的那么好。 他是一个很聪明,机灵的小男孩, 也许正是由于聪明,也可能是家里人太宠的缘故, 他的成绩总不冒尖且不是那么遵守纪律。就这个学期就找他谈过几次, 话题总是鼓励他好好学,因为一个这么好的苗苗,不想让他浪费了。当然,他的态度也总是那样玩世不恭的模样, 让我觉得谈话的效果并不怎么好。和他谈过些什么其实我也忘了, 没想到他会记得那么清楚。 恩,他的信对于我来说,真是很大的鼓励。
  
  信件二:
  来自梁京伟, 也曾经让我有点头大的学生。 他说他曾经很恨我, 因为初一抽烟被罚, 因为初一总找他的茬,因为总觉得老师不喜欢他,进入初二, 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突然觉得老师对他很好,谢谢老师关心, 以及提及到, 上次办公室谈话不再涉及到违纪而是表扬成绩有很大进步。 这次月考成绩进步很大, 很开心, 很谢谢老师,要努力读书之类.....
  
  对于学生来讲, 他们把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记得很清楚, 而作为老师, 对于这些都不会放在心间。记得和曾经毕业了的学生网上聊天, 总是说,老师对不起, 当年我如何如何不听话, 可是,无论我怎么回忆,都只记得那些可爱的举动或者是他曾经给我的美好回忆。
  
  还有:
  来自留守学生章胜男, 她说了很多关于我如何关心她, 让她觉得很开心,也很感动。
  李童秀,说有次,体育训练累得不想吃饭,我随口问一句“吃饭了没有?”还有要吃饭,要保护好自己等等,令她开心不已....
  李赛男, 谢谢老师让她走出自卑,能重新审视自己......
  杨卉, 谢谢老师那么关心,关注她.....
  
  他们说了那么多感谢, 让我觉得很骄傲,很自豪,我教的学生长大了, 懂事了, 谢谢语文老师,是她布置的这回作业让我更了解我的学生, 让我觉得作为老师真的很幸福, 让我有足够的动力做得更好。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们!

完成时间:2008.10.10 13:46:2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