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前后,木叶渐失水分,呈枯槁之色,忽然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有暗香飘浮浸润,仿佛一夜之间,攻城略地,占领了天上人间,秋天的肃杀之气还来不及呼啸就被温柔地撞了一下腰,恼不得,哭不得,只好在时间的涡里打着旋,在阳光下变得漫不经心。
桂子飘香应该是仲秋时节最显著的记忆吧?否则与功名何干,关仙子何事,无端端被附会了许多传说。那攒聚叶间微若米粒的花朵在我看来,不过是寻常人家的女孩,父慈母爱,在呵护的目光下长大,荆钗布裙,亦端庄可人,嫁作人妇,也随遇而安,举案齐眉,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却自有一种朴实温暖的情谊。即便在幽山古寺,也温婉沉静,“剪成碧玉叶层层,揉破黄金万点轻”一股雅正之气,自开自落自芬芳。只是秋风多情,冷露凝愁,月光又笼着一地的秋思,桂花只好敞开饱满馥郁的怀抱,让醉成一片的乡愁倚靠。桂子是母亲的香气,亲切悠远如一支摇篮曲,让目光变得单纯清澈,让烦乱的心绪得以安宁。
“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和桂子同时开花的,还有木芙蓉,
人称芙蓉为拒霜,苏轼独自沉吟,想那皎皎冷霜,更能衬托芙蓉的丰肌弱骨,“细思却是最宜霜”。披霜芙蓉,一日三变色,朝白,午红,晚大红,原来此花朝开暮落,所以一日之内,极尽妍态,拼却一生,于凄凉中赚取勇气。芙蓉最宜栽在水边,袅袅纤枝,临水照影,即便零落,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染泥淖。如此想来,芙蓉宛如天涯歌女,于秋江之畔,月涌之夜,恐舟中诗人词客,呼酒酬唱,红袖不能添香,便起舞弄清影,聊以慰藉同样沦落孤独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