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南边陲,民族是很多的。我虽然不属于少数,但压根儿就没认为是多数,也没有所谓的优越感。只觉得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大山中,我生于斯长于斯,出门是山,抬头是山,就如滚在了大山里。就成了山的性格,是地地道道的乡巴佬了。所以在林中我是诚惶诚恐,生怕被林友们笑掉了大牙。
苗岭是所谓的文学语言,其实就是大山和大山沟。春不春秀不秀无非就是山高林茂,多雾霭和多几颗露水。几声鸟鸣被喧染成鸟语花香,草深水多一点就成了水草丰茂。所以,文人就是文人,朴实的山民就认为是生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苗族兄弟姐妹们多居住山区不假,这是多种原因形成的。我去的时候不但要乘车,还要走不少的路。现在有不少的地方有了公路,但差得很,提心吊胆的。
那天走了很远的路,还要爬很高的山。按当地人的说法是看的见、听的见,但要绕上一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现在人说与自然的协调是财富,那要看什么地方。苗家的山水美但穷,是历史的原因。现虽好了些,差距仍然不小。协调是以后的事了。
我听见了山歌,其声悠悠,从山里出来的。透着粗犷似乎也透着无奈。顺着歌声,到了苗家。迎出来的是一大群娃,其眼神好奇,穿着严格讲不能叫穿着,只能是胡乱套上一些。还有狗吠,也瘦的很,与我比差不多。
苗家人热情不用说了。粗茶淡饭也管饱。本来我是挑剔的,但爬山涉水后就是另一种感觉了。火塘里刨几个红薯也倍觉香甜。
山高空气好,林深草木茂,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几分清凉。难怪古人说爱山爱水之类的。我比不了古人,只觉得新鲜。
2004年06月14日20:06 [补记] 走了大山深处,见了苗家人的一些生活侧面,于是就胡乱凑成几句.什么也不是,就算乱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