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中元节

写作者: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08年08月1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43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节,据说是为了普渡孤魂野鬼,让他们早日托生,不要为害人间。
   小时候,这是个很隆重的节日,要蒸馒头,做扁食(一种类似耳朵形状的面制品,有豆沙馅,蚕豆馅的),要烧一桌饭菜,桌上摆满了酒杯,桌上有香炉,高高燃烧的蜡烛,方桌要转一个方向,其中南面不放凳子,用一个大的铁皮桶,烧纸钱,大人小孩都要对着桌子磕头。
   看着飞旋的纸灰,我常常想,真有鬼魂吗?我的那些祖先飘过来旋起了纸灰吗?
  书上说鬼魂是没有分量的。
   大人们说,七月十五的晚上小孩不要在外面玩,说什么有阴间的队伍经过呢,我们真的很害怕,看到地里齐刷刷的玉米秆,风中哗哗的响,真的就好像阴间在大阅兵呢,实在没办法走在路上,也是绝不敢回头看的,即使不回头,也好像听过后面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便飞也似的奔回家,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后来想想,即使有鬼,鬼也是没有脚步声的呀!境由心生,无非是自己吓自己了。
   有的地方会在夜间放河灯,选一开阔的水面,一盏盏莲花灯随波逐流,仿佛无数的星星,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说,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托生的鬼魂,灯照亮了黑暗的黄泉路上的孤独的魂灵,让他们找到投胎转世的方向。大概这样的习俗流传于北方。我倒是很向往这样的形式,起码它给了我们浪漫的表象,一条流淌的灯河,蜿蜒壮观,在黑夜里,是多美的景致啊!就像在承德避暑山庄,宫女们放河灯,其实已经超越了佛教意义,变成一种娱乐了。
   无论是烧纸钱,还是用盂兰盆盛饭祭祀,还是放河灯普渡鬼魂,在今天,它的宗教民俗意义都已经大大淡化,只是增加一些亲人团聚的机会罢了。
   在这样一个闷热的桑拿天,过一个传统的节日。不知道还能延续几代人。

完成时间:2008.08.14 13:10:0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