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感觉很不舒服,它不是身体上的不适,而是精神与心理双重的打击,如被人当头一棒.简直是糟极了.我想,人的自尊和自信都是有一个底线的吧,当这种底线被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所冲破的时候,那就是现在的这种极度自卑的挫折与失败感。作为教师,我头一次有这种真切的失落。以至于我几乎丧失了从事这个职业的信心,我很悲观,很自责,还有很多说不清的情愫纠缠在一起,使我一直无法释怀。即使老公的几言相劝,我仍然理不开那个结,我终于明白,真正的痛是无人可以分担的……
“舅妈”这个称呼,在大多数故事中,它好像并不是善意的,它会让人联想到很多,就连电视剧中往往也刻画出它恶劣的嘴脸。而我这个舅妈,却扮演着双重角色。我即是一个孩子的舅妈,又是他的班主任。从一年一直教到三年,我自认我对这个孩子很负责任,虽然他毛病多多,但我也能看到他的闪光之处,和他的故事真是数也数不清,在他身上操的心要比儿子多得多,为他下的功夫,对他的关注更是不用提了。可是很可惜的是,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他竟然从班级的中等划到倒数第三名。不用说他的父母气恼,我真的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尽管你付出很多,可是结果呢,就是如此,说别的又有什么用呢?
大姐曾经在我面前质问我:“我的儿子你教,你的儿子也是你教,为什么两个孩子在成绩上有天壤之别,如果换位思考,你会有什么感想?”我会有什么感想呢,我偏心吗?我自问心无愧。在班级,虽然打心眼里,我最疼的是儿子,可是我真正在课堂上,却并没有地特别关爱儿子,像有人想的那样,为儿子开小差,反而是其它孩子,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我关爱有加。就连平时生活中的小琐事,我对儿子几近不公平。但儿子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曾经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和姐姐吵过一架。也许我们都互相推卸责任吧,也许我们都不懂得自我反思吧。也许作为一个舅妈,我真是做得不够,付出的不够多。也许,我怀揣着很多自私吧!可作为老师,我对我的学生的期望是等量的。我渴望他们都能健康发展。他们在学业上都能有所成就。但结果就是结果,它告诉我,结果才是真实的,才最有说服力的。其它的都是夸夸其谈。
但这,不公平。
今天,我陪同姐姐,姐夫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小学。费用很高。可是姐姐也在所不辞。为了儿子吗,我理解做父母的心。我不赞同此举,可是我又有什么发言权呢?姐姐一直认为,我的班级管理不严,以至于他的儿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也许在她的心里,还会认为我有教育上的不公平,才导致他的儿子与同学不和.也许她也认为我的教学存在太多不足,以至于他的儿子没有学习兴趣.也许,这都是也许吧。这是胡乱猜测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呢?我此时只能笑一笑了。她说:他把儿子送走,不图别的,就是希望他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话真实,可这话也同样刺耳,真的。也许是我慵人自扰吧。
是不是因为听惯了家长对我的赞同了呢。一旦遇到如此的打击,我便受不了呢?这是一定的了。可是我的真有一种,三年风雨被全盘否认,三年心血被全然忽视的感觉。这是三年呢,这三年来,我内心经历的痛,我内心有的自责,我无数次的反思,我无数次的试新招,都已经荡然无存了。尽管,我现在如飞蛾破茧留下的残壳,空荡荡的……如果我现在说,我的学生,很阳光,很健康,他在课堂上生龙活虎,思维敏捷是不是强词夺理了呢,没有必要了……
当我看到另外一学校的老师对我们说,这个孩子再降一个级也是差生的时候,我的心很痛?什么叫差生,就是成绩吗?
当我看到我的学生在数学题测试时,表现出的迟钝,我知道,这就是我做的不够。那位私立校长说,你就是反复不够,得强化练习;他们很惋惜地告诉家长,这个孩子得从头补,底子太薄。我感觉,像针一样刺痛了我,是的,我失败了。在当前教育之下,我真的失败了。
我渴望孩子在这种封闭式的教育下,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别让我为自己误人子弟而遗憾终生!
师之败笔,不过如此吧!
师之惭愧,不过如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