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学习韬光养晦

写作者:风刀幽明     日记本: 逝者如斯夫

日期:2008年08月0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8

   韬者,弓箭的外套,引伸为藏的意思;光者,光芒,引伸为才能。韬光,藏住才能。晦者,昏暗;养是指“处于”;意思是暂且退隐。
   韬光养晦的意思,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你就什么事也别想做!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所以说,谦卑对一个人很重要。
   在美国国防部的《2005年中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中,赫然收录着有关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的完整表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高领导人邓XP在对中国外交及安全政策部门负责人讲话时,总结了著名的‘24字’战略: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后来,又增加了‘有所作为’4个字。”
   “韬光养晦”到底是战术、策略,还是战略方针?是权宜之计还是长远的战略谋划?准确把握“韬光养晦”战略方针,应强调:
   第一,避免孤立地谈“韬光养晦”,而应与“有所作为”紧密结合。“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一个整体,不能将二者割裂,不能偏废,而应兼顾,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有所作为”就是对 “韬光养晦”的有力补充,即中国在“韬光养晦”的同时还应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可被视作“韬光养晦”的最终目的,而 “作为”的内容,主要是实现中国的统一与崛起。
   第二,“韬光养晦”不仅是手段,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相对完整、自成体系的对外战略思想。“韬光养晦”要随着形势、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其本身就包含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主动性,绝不是消极无为的被动反应。
   第三,“韬光养晦”绝不意味着对外搞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相反却是自我约束、自律自制、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美国2002年的《中国军力报告》硬把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说成是“在国际上进行战略欺骗”,这是蓄意歪曲。中国对外既要坚持“韬光养晦”、含而不露、适可而止、留有余地、注意分寸,又要“有所作为”、当仁不让、主持公道、追求正义、捍卫权益。
  
  

完成时间:2008.08.01 08:38:5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