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 罗俊玲 来源:《西部晨风》2008年7月18日三版
在老家上班的那段时光,虽然我抛夫弃子,上下班没有固定的时间,但我从不用担心过了吃饭时间没处吃饭。无论春夏秋冬,不管何时下班,只要去父母那里就总有热饭等着我。那时,不管我有多苦多累,只要一见到父母,就会听到“回来了,我给你做饭去”。父母苍老柔和的声音,让我的心刹那间就停泊在世界上最温暖、最幸福的地方了。
只要我一到家,父母总是为谁先进伙房而争执。母亲的脚步是细碎的,父亲的脚步是厚重的,母亲总是落后于父亲。她争不过父亲就会埋怨:“叫你干其他活,你总是磨磨蹭蹭,给女儿做饭你倒是比谁都积极。”母亲委屈地站在父亲的身后,父亲则满怀胜利的喜悦生火做饭,并回敬母亲一句:“我只管烧火,其他活都是你的。”就这样,我每次都能吃到到香喷喷的饭菜。
母亲后来因带小侄子去了大弟家,没有人给父亲抢着做饭了,父亲的幽默就少了许多。但他依然为我做饭吃,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总是提前把饭做好放在那里,等我回家时再热一热。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是于心不忍。我说:“伯,你不用再为我做饭了,等我回来后自己做。”父亲虽然口头上答应,但每次依然如故。
有一天,我从下乡回到单位已是晚上11时,我想劳作一天的父亲也许早就睡了,就不打算回家吃饭,而是顺便到街上的一个饭店吃罢回到单位休息。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在急促地敲门,并喊着我的小名。我一听声音知道是父亲来了。原来那晚他根本就没有睡,而是一直在等我回家吃饭。等的时间长了,他就急着到单位找我了。我急忙打开门,看着站在冷风中的父亲,心里一阵酸楚,刹那间热泪成行。父亲一看到我,焦虑面容瞬间像盛开的九月菊一样高兴。
我无法想象,苍老的父亲是如何渡过这艰难的几小时的。我每天回家吃饭,已经成了父亲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否按时回家吃饭已牵动着他的神经。如果我突然不回家吃饭,他的脑子里就会出现种种猜测,又担心又焦虑。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不回家吃饭了。即使有人邀请吃饭,我总是很骄傲地告诉他:“不了,我父亲还在等着我回去吃呢!”我因此招来同事的羡慕:“你多幸福啊,总能回家吃饭!”
的确,能够回家吃饭是幸福的,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样温暖。但回家吃饭的幸福,不是每一个人时时都能享受到的。在短暂的人生路上,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最惦记你、记挂你、关心你、爱护你的永远就是父母。他们用最珍贵的亲情,呵护着你走向人生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驿站。
回家吃饭,是我们晚辈人生最珍贵的财富。当我们拥有时,一定有好好珍惜,要把疲惫、烦躁和不快的事统统忘掉,把最灿烂的笑容献给双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