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吉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有感(一)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08年07月1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29

  昨天下午,为期两天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吉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小语组在长春理工大学西区礼堂闭幕了。我们每个人带着各自的收获返程了。
  14日,正是奥运圣火传到长春之时。我们为能在这样的日子听课感到意义深刻。这一天,我们分别观看了孙双金老师和吴琳老师的《走近李白》、《去年的树》,以及两位教育专家为我们做的相关报告《借我一双慧眼吧》、《让学生爱上阅读》。两位老师声音美,语言表达得更是准确而生动。尤其是孙老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幽默深得孩子们的喜欢,课堂上呈现出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他通过李白的六首古诗的介绍让我们大家感受到身为人的李白的“仙风傲骨”;被称作仙的李白的侠骨义肠,一个真实人的豁达和愁怅.孙老师在课堂中所表现的风采,不时地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孙老师在诗词教学中真是别具一格,看似走马观花,两节课讲了六首诗,但却都能抓住关键处进行引导。他注重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和想象力。如在讲《望庐山瀑布》一诗时,他就抓住了一个“紫”字,进行质疑。启发孩子们想象,明明是白色的云烟,怎么成了紫色呢?孙老师鼓励的语言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大胆思考的情景。孩子们果然奇思妙想,甚至有的孩子胡思乱想。但只要想了,说了,孙老师都要送上一句赞美。课堂气氛就这样地被激活了。
  其次,孙老师在诗词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他认为,诗是可以读明白的,孩子们起初读得不好,他就适时地引导,反复读,有感情地读,诵读,为孩子们范读,师生之间比较读,用肢体语言引领读,用音乐进行配读,读到好处还唱读。课堂上,学生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所表现的读诗热情和前后诵读能力的对比,让我不禁要佩服孙老师教孩子学会,和教孩子会学的能力。
  此外,孙老师认为学习古诗词,读好古诗词,最为重要的是要抓住“诗眼”。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的灵魂。他分别以这几首为例,让孩子们去发现,去寻觅。再以诗眼去更解诗词,更解诗人,读起来更能入情入境。
  听孙老师讲古诗词,是一种享受,同时也向我们呈现了一种简约的讲解方法。那就是以读为本,抓住关键字词,找到诗眼,敢于质疑。
  孙老师为我们报告时,亲切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给予我们信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讲了他最为难忘的课堂经历——一个女孩和她的三个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他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精神。他说:“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他说:“真正好的老师,不仅教在知识,更教方法……”;他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教书,更要教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最后,他告诉每位与会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一双能够看到文字内在思想的眼睛;一双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出的东西的眼睛;一双能够看到历史的眼睛;一双能够展望未来的眼睛;一双能够看到别人发现不出问题的眼睛……
  我们的教学在延伸,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让我们像孙双金老师学习,拥有一双慧眼吧,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以生为主,以读为本,让语文教育事业更进一步!
  

完成时间:2008.07.16 11:24:1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