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着那四面山导游图,第一想玩,就想到了大洪海游船;第二,想到了有神奇色彩传说的飞龙庙。刚到离庙300米,就是纯粹的古庙感觉。但一进庙的大门,心情变了。左边是当地卖野菜、野果的农民,右边有一方桌,正有四人“打麻将”,还有三人围一团,卖野生菌等,没生意时“斗地主”。但唯一没有经营的是供佛用品,如香、蜡烛。。。。。。。
我们再进去,就一个和尚出来迎接,给了三支香(很细的),嘴里咕嘟着,听不懂,结果客人们“吓跑了”,因为客人不知三支香多少元或多少拾元,心里没底。
我静下来一想,为什么这样?
主要是庙内的职责不分:比如,第一,庙门口应该经营供佛用品,如香、烛等,名码实价,客人心里踏实。(好比医院的药师,谈药品价格)
第二,庙里的和尚,只谈佛理,谈经书。实际上是找准客人的心理,按照一定的程序,留住客人,客人的钱不久就成了庙的施舍,我到过青城山,他们就是这样的,客人被他们说得心服口服,自觉自愿地捐助了。(好比医院的医师,找准病人的心里。)
你拿着香给客人,客人没被吸引,反有害怕心里,就留不住,反被吓跑了,这一服务程序予以减掉,等客人自己去买香烛“求神拜佛”,再给以点化、打动、诱导,那又是一翻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