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大声读给孩子听

写作者:轻羽     日记本:

日期:2008年07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59

  
  
  
  
  听说过吗?
  
  “那一颗种子在倾听中悄悄长大。”
  
  这是的作者邱凤莲老师说的。
  
  “我就在这种倾听中一天天成长,长成了一个老师,长成了一个母亲。我当然知道要给我的孩子们什么――读故事,像钟老师一样,把一颗颗种子种在他们的心里,把绿色的期待种在他们心里。
  
  当我的孩子们享受到别的孩子没有享受到的幸福,当他们从一个个故事中获得他们自己的快乐与忧伤,当他们学着我的样子捧起书,沉醉地阅读,我看见他们也长成了一棵棵小树,碧绿的小树。
  
  这时候,我就知道了,原来我这个不起眼的树,不仅是绿色的,还是有心的!”
  
  在这里,“那颗种子”来源于梅子涵先生讲的那个种树的故事:
  
  它是一个法国作家写的。很多年前,光秃秃的普罗旺斯高原上,一个牧羊的男人独自种树。他挖一个洞,把种子放进去。那是一粒橡树种子,一粒白桦种子 ,一粒山毛榉种子。一战爆发了。二战结束了。这是一个世界的几十年。可这只是一个种树人的几十年。那无数个洞里的一粒粒的籽儿就长出来了后来的普罗旺斯葱茏。
  
  梅子涵先生将这个故事引申到了“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的工程中,他说“高原不是一个人的,可这个故事写的是一个人的高原。”“我有的时候仿佛也是在高原上。想象着也有那牧羊人的浪漫和辛勤。想象着很多年后的橡树林子、白桦林子、山毛榉林子。我便开始挖起洞来。结果看见不远处也有别的人正在挖!不仅是几个男人,还有很美丽的女人!我就把自己的我手心摊开了给他们看:‘是橡树的种子!’她们也摊开了给我看:‘是山毛榉的!’……
  
  接着我们就同时摊开了:‘是安徒生童话!’‘是《夏洛的网》呢!’我们在高原的风中这样认识人,我们把籽儿播种在高原黄土的洞里了。我们是在种植一个阅读的高原!
  
  我们一起想象那林子和葱茏想象着诗意的风儿很轻柔地从童年的脸上吹过去,童年心里在就葱茏了,有了那本《尤花筒》般的记忆,可爱的小孩安绍尼听见了地下的种子生长的声音,也听见了自己的种子的声音,那么他会长成一棵什么树呢?
  
  当然是很高很高的树啦,是那么有用,本质也令人陶醉的橡树、白桦、山毛榉。
  
  高原不是几个人浪漫的地方。高原就是一个民族的事情,是一个国家的,是以后、以后的很多年。
  
  让它葱茏!”
  
  我也曾给我的学生读:十多年前教过的学生,对于小学五年所教的什么知识没有印象,但却牢牢地记着五年级的时候我给他们每天读一段史记。
  
  现在我也给孩子们读,《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异国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爱他人的教育;《愿望树》让我们一起结识了天真善良的小熊和睿智的熊妈妈;《长天当个好爷爷》让我们平静地认识到人的生死问题......
  
  种下阅读的种子,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个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完成时间:2008.07.07 23:26:2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