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门缝里望他,望一切。然而一切的中心是他。
他不知道。他完全不知道。他在微笑,他在张望,他在系鞋带。
我原来不曾知道,在我推门而入的刹那,正是他推门而出的瞬间。这个空间有两扇门。
直到他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推门而入。我在那一秒恍然大悟。
如果要把我和他的故事拍成一部比较乏味的电影,以上场景可以作为一个有那么点寓意的开头。
我喜欢幻想,喜欢自己赋予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喜欢在一切淡去之后找个瞬间下个深邃的永恒的含义。
我回想那个瞬间,回想当时并没意识到、第三者视角才能看到的瞬间,它像胶片,像电影,它的回放伴着心灵的清醒的叹息。
任何东西,占据不了你全部的生活,全部的视野。
我所知道的只是我能知道的东西。他一定也有他知道的东西,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只是每个人都惯于关注自我,而对对方漠视或怀疑。
总有一些自己知道的东西永远无法说给别人听,久了,自己也忘了。没有人记得了。
一直担心周国平“爱的节奏出错”的说法会在我身上发生。现在想想,我理智上不接受,情感上会有欣慰。收不回的付出得到一些意外的补偿,怎么不是一种欣慰呢?也许想起来自己都觉得超级傻B的行为,却为我自身和别人赋予了极大的意义。
当我不再完全讳莫如深的时候,流言同样容易暗下流传。无论是我“心怀鬼胎”或“光明磊落”的时候,我都不喜欢听到流言。雪憋说,听到有人喜欢你也不高兴吗?我说,不高兴。
为了不受打扰和避免伤害,我想我应该恢复沉默。尽管我已经释然。
从不轻易去相信。特别是去相信一些无谓的流言。
补记6.18
(一)如果我们之间有那么纯的友谊,在你缓缓走过我的眼前时,我想我能从你的背影,你的步伐,你低垂的头颅读出一丝落寞或忧伤。我想我能赶上你或迎着你,用眼睛关心你,用言语温暖你。
真的。我想这么做来着。
然而我怀疑,前提成立吗?
我想过去我是喜欢上喜欢,而不是喜欢上你。
(二)杨爷爷的课结束了。
在《安娜》的讲解中结束。
我在想安娜的选择。是她自己的错,她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看到渥伦斯基的浅薄?然而又有多少女人有足够智慧和理性不犯那样的错呢?!唉,女人!
杨爷爷谈及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警醒!我应该付出比男生更多更多的努力去得到我想要的。
杨爷爷的结束语是:每个人在人生历程上都应该有一个目标,有了这个目标才不会迷失方向。你会发现,你平日做的很多具体的琐碎的小事都在自觉地跟这个目标联系起来,积累起来就会一步一步靠近你的目标。只要你有一个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那么你即使平凡也不会平庸。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在不断的掌声中,走到门口的杨爷爷回头可爱地向我们挥手致意。
再见!亲爱的杨爷爷!
好的老师应该像他那样,不仅授人知识更给人以人生启迪。数数我喜欢的其他老师:何宗美、寇鹏程……无一不是这样。他们都有激情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他们用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风景迥异的路径把我们带入奇妙的知识殿堂。
我以后当老师能做到他们的几成呢?他们是我毕生的楷模。
现在来想想我的目标。相比于雪憋考山大的研——考南大的博——工作一年——结婚……如此具体详细的目标,我的目标有些大而笼统: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好女儿,做一个好妈妈^_^
也许我是水,平淡的水,平静的水,不期望到达山巅享受“飞流直下”的快感和“卷起千堆雪”的成就感,但我相信一条小溪也有它的方向,也有它涓涓流淌的快乐。
成败的终极衡量,还是由心态来完成。
加油!方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