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的雨似乎没有解决内蒙古兴安盟的旱情,出了乌兰浩特,根本看不到下雨的痕迹。经过百余公里的跋涉,我和小吴到达了一个小城--巴彦和硕。
这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的地区,街上的汽车拖拉机马车还有自行车川流不息,我忽然有乘一下马车的念头。这时我们看到了一辆两匹马拉的马车,马鬃在风中飞起,铁蹄敲打路面发出的声音似乎就是一种音乐,车夫盘腿从容驾车。马车停了,五元的车资。车夫把一件大衣铺在车上,我们坐在大衣上。原来此地的马车驴车骡车是用来拉货的,很少拉人,拉人的是三轮以及面包车,五元的车资拉我们两个人,车夫讲:绝对是个轻活。
我点上一根烟,两匹马就在我的眼前飞奔,铁蹄声更加的清脆,甚至有写悦耳了,就好象是骑马逛街!我开始仔细端详给我们驾车的车夫,没有太多的言语,长期太阳下的劳作,不大的年龄却已经有苍老的感觉。我给他烟,他没有抽,自己拿出一个花布兜,绕着红带子,我对红色很敏感,于是拿来看看,这个布兜有三层,分别放烟叶,钱和纸(大概是通信录吧)。忽然,他说:我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我说好啊。他挥动马鞭,马儿一路小跑,我们到了一个古建筑前,原来是个破旧的喇嘛庙。
再穷的地方,在艰苦的条件和生活,总有值得游玩的风景;总有他们心中的炫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