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EDGE/HSDPA/3g

写作者:灰羽翼     日记本: *如此这样*

日期:2008年06月3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881

  EDGE
  一、EDGE技术简述
   EDGE是英文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的缩写,即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是一种从GSM到3G的过渡技术,它主要是在GSM系统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调制方法,即最先进的多时隙操 作和8PSK调制技术。由于8PSK可将现有GSM网络采用的GMSK调制技术的信号空间从2扩展到8,从而使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是原来的4倍。
   之所以称EDGE为GPRS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性技术方案,主要原因是这种技术 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GSM资源。因为它除了采用现有的GSM频率外,同时还利用了大部分现有的GSM设备,而只需对网络软件及硬件做一些较小的改动,就能 够使运营商向移动用户提供诸如互联网浏览、视频电话会议和高速电子邮件传输等无线多媒体服务,即在第三代移动网络商业化之前提前为用户提供个人多媒体通信 业务。由于EDGE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网络与第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比"二代半"技术GPRS更加优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2.75代"技术。EDGE还能够与以后的WCDMA 制式共存,这也正是其所具有的弹性优势。 EDGE技术主要影响现有GSM网络的无线访问部分,即收发基站(BTS)和GSM 中的基站控制器(BSC),而对基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应用和接口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网络运营商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设备,只需少量的 投资就可以部署EDGE,并且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和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还可以保留使用现有的网络接口。事实上,EDGE改进了这些 现有GSM应用的性能和效率并且为将来的宽带服务提供了可能。-EDGE技术有效地提高了GPRS信道编码效率及其高速移动数据标准,它的最高速率可达 384kbit/s,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网络投资,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从长远观点看,它将会逐步取代GPRS成为与第三代移动通 信系统最接近的一项技术。 二、EDGE的技术定位
   二、EDGE技术的定位
  GSM和TDMA/136现在是全球通用的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标准。当前有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人采用GSM,有近100个国家的约9500万用户采用TDMA/136系统家族(包括ELA-553和IS-54)服务。作为介于现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数据通信技术,EDGE(EnhancedDatarate for GSM Evolution)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现有GSM网络的数据服务速率。但要想充分发挥EDGE的速率优势,运营商必须要对现有的GSM系统结构和所有设备进行修改。
   EDGE的技术不同于GSM的优势在于: (1). 8 PSK空中接口模式 (2).增强型的AMR编码方式 (3).MCS1~9九种信道编码方式 (4).链路自适应 (5).递增冗余传输 (6).RLC窗口大小自动调整
  三、出现的背景
   语音通信是第二代移动系统的主要服务,最近几年,移动通信设备则在大大增强对数据通信的支持能力,一些标准的移动通信设备当前可以提供速率达9.6kbps的数据服务。但是这样低的数据通信速率显然无法满足移动设备多媒体数据通信的需求,因此,厂商们纷纷在开发新的、速率更快的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HSCSD(高速率电路交换数据)和EDGE。
   这三种技术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解决更高数据速率的需求问题。HSCSD引进了多时隙的概念,HSCSD和GPRS技术都是一种面向非连接的技术,用户只有真正在收发数据时才需要保持对网络的连接,因此大大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许多新的核心网络组件产品将使未来的移动通信产品可以直接访问Internet/Intranet。
   HSCSD和GPRS通过多时隙操作实现了较高的比特速率。但是因为这些技术是基于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技术的,因此每个时隙能够得到的速率提高是有限的。为此,许多效率更高的调制方案纷纷出台,例如在TDMA/136+中,多时隙操作和新的调制方案8PSK(基于30kHz的载波带宽)的结合将使数据率提高大约4倍。
   第三代无线通信IMT-2000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使用宽带服务,大大改进目前在GSM和TDMA/136上提供的标准化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384kbps的广域数据通信服务和大约2Mbps的局域数据通信服务。新的用于码分多址访问(W-CDMA)的2GHz频段已经得到了ETSI、无线电工业与广播协会(ARIB)的支持。W-CDMA将包括IMT-2000设备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然而,向更高的数据率发展并不仅限于新的2GHz频段,EDGE技术也能够让使用800、900、1800、1900MHz频段的网络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分功能。
   在此基础上,Ericsson公司于1997年第一次向ETSI提出了EDGE的概念。同年,ETSI批准了EDGE的可行性研究,这对以后EDGE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尽管EDGE仍然使用了GSM载波带宽和时隙结构,但它也能够用于其他的蜂窝通信系统。EDGE可以被视为一个提供高比特率、并且因此促进蜂窝移动系统向第三代功能演进的、有效的通用无线接口技术。在此基础上,统一无线通信论坛(UWCC)评估了用于TDMA/136的EDGE技术,并且于1998年1月批准了该技术。
   在现有的GSM网络中引进EDGE技术必然会对现有的网络结构和移动通信设备带来影响。要使EDGE易于被网络运营商接受和推广,EDGE必须将它现有的网络结构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EDGE系统应该允许运营商再次利用现有的基站设备。此外,使用EDGE,运营商应该不需要修改它们的无线网络规划,而且EDGE的引入也不能影响移动通信的质量。
   EDGE主要影响网络的无线访问部分收发基站(BTS)、GSM中的基站控制器(BSC)以及TDMA中的基站(BS),但是对基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访问的应用和接口并没有不良影响。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和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可以保留使用现有的网络接口。事实上,EDGE改进了一些现有的GSM应用的性能和效率,为将来的宽带服务提供了可能。
   四、EDGE的技术特点
   EDGE是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数据业务传输速率和从GSM向3G过渡中的重要技术。它在接入业务和网络建设方面所具有以下特性:
   1.在接入业务性能
   (1)带宽得到明显提高,单点接入速率峰值为2Mbit/s,单时隙信道的速率可达到48kbit/s,从而使移动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在峰值可以达到384kbit/s,这为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2)更为精准的网络层提供位置服务。
   2.网络建设方面的特点
   (1)EDGE是一种调制编码技术,它改变了空中接口的速率。
   (2)EDGE的空中信道分配方式、TDMA的帧结构等空中接口特性与GSM相同。
   (3)EDGE不改变GSM或GPRS网的结构,也不引入新的网络单元,只是对BTS进行升级。
   (4)核心网络采用3层模型:业务应用层、通信控制层和通信连接层,各层之间的接口应是标准化的。采用层次化结构可以使呼叫控制与通信连接相对独立,这可充分发挥分组交换网络的优势,使业务量与带宽分配更紧密,尤其适应VoIP业务。
   (5)引入了媒体网关(MGW)。MGW具有STP功能,可以在IP网中实现信令网的组建(需VPN支持)。此外,MGW既是GSM的电路交换业务与PSTN的接口,也是无线接入网(RAN)与3G核心网的接口。
   (6)EDGE的速率高,现有的GSM网络主要采用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 制技术,而EDGE采用了八进制移相键控(8PSK)调制,在移动环境中可以稳定达到384kbit/s,在静止环境中甚至可以达到2Mbit/s,基本 上能够满足各种无线应用的需求。 (7)EDGE同时支持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它支持的分组数据服务 可以实现每时隙高达11.2kbit/s-69.2kbit/s的速率。EDGE可以用28.8kbit/s的速率支持电路交换服务,它支持对称和非对称 两种数据传输,这对于移动设备上网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EDGE系统中,用户可以在下行链路中采用比上行链路更高的速率。
   3.无线接口概览
   EDGE无线接口的主要作用是使当前的蜂窝通信系统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通信速率。现有的GSM网络主要采用GMSK调制技术,为以增加无线接口的总速率,在EDGE中引入了一个能够提供高数据率的调制方案,即八进制移相键控(8PSK)调制。由于8PSK将GMSK的信号空间从2扩展到8,因此每个符号可以包括的信息是原来的4倍。8PSK的符号率保持在271kbps,每个时隙可以得到69.2kbps的总速率,并且仍然能够完成GSM频谱屏蔽。
   EDGE规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的GSM数据服务类型,大大提高其数据通信速率。它定义了几个信道编码方案来确保各种信道环境的鲁棒性,使用了链路自适应技术以实现编码和调制方案之间的动态转换。通过再次利用GPRS结构,分组数据服务可以实现每时隙高达11.2-69.2kbps的无线通信速率。EDGE通过使用一个高速每时隙28.8kbps的无线接口速率来支持电路交换服务。
   在EDGE方案中,支持所有服务的多时隙通信得到的速率是单时隙通信的8倍,用于分组数据服务的峰值无线通信速率可高达554kbps。
   (1)对无线接口设备的影响
   EDGE对GSM网络原有无线接口的修改将直接影响基站和移动终端的设计,人们必须采用新的终端和基站收发机才能收发使用EDGE调制的信息。
   (2)对线性调制的影响
   新的调制方案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与GMSK不同的是,8PSK并不具有一个固定的封装。事实上,EDGE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创建一个成本经济的发射机,同时完成GSM的频谱屏蔽。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GSM网络,EDGE收发机必须装在一个为标准收发机设计的基站舱中,并且EDGE收发机必须在发射频谱和热分散方面可以被人们所接受。一般地,高性能的EDGE收发机在发射8PSK时可能需要减少它的平均发射功率,与GMSK相比,平均功率降低(SPD)在2-5dB之间。
   如何设计低功率的收发机即微基站、室内或微微基站(picobase)和移动终端会带来进一步的挑战,比如在EDGE系统中就不能再使用针对非线性调制优化的发射机结构。
   在连接移动终端的地方可以采取两种调制方式。第一种是将GMSK传输用于上行链路,将8PSK用于下行链路。这样上行链路的速率将限制在GPRS的范围内,而EDGE的高速率将提供给下行链路使用。因为绝大多数服务对下行链路的速率要求都要比上行链路高,这种方案可以用一种最经济的方式满足移动终端的服务需求。第二种方式就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都采取决8PSK方式进行传输。
   现有的GSM标准定义了多种移动终端,例如从具有低复杂性的单时隙设备到具有高比特性的8时隙设备等。
   (3)对总速率的影响
   接口总速率越高,技术就越复杂,EDGE接口的高速率无法通过最理想的均衡器结构来处理,而只能考虑次理想的均衡器设计。根据模拟测试的结果,用于8PSK的最好的均衡器设计将只比标准的GSM均衡器稍微复杂一点。
   增强的比特率(与标准的GPRS相比)还减少了在时间分布和移动终端速率方面的鲁棒性。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EDGE服务将被相对静止的用户使用,这意味着移动终端的高速移动和过度的时间分布是不可能的。另外,当移动速度和时间分布超出EDGE的能力时,还是需要使用GMSK调制的。
  
   4.EDGE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无线数据通信速度的提高对现有GSM网络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EDGE系统对现有GSM核心网络的影响非常有限,并且由于GPRS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或多或少地独立于用户数据通信速率,因此EDGE将不需要部署新的硬件。
   一个明显的通信瓶颈是A-bis接口,它当前只能支持每信道时隙16kbps的速率。
   而对于EDGE,每个信道的速率将超过64kbps,这要求为每个通信信道分配多个A-bis时隙。不过,A-bis接口16kbps的限制可以通过引入两个GPRS编码方案(CS3和CS4)来突破,它能够提供每通信信道22.8kbps的速率。
   对于基于GPRS的分组数据服务,其他的节点和接口已经能够处理每时隙更高的比特率。对于电路交换服务而言,A-bis接口可以处理每个用户64kbps的速率,因此在MSC中的修改将只会影响软件部分,而不会涉及到原有的硬件设备。
   (1)无线网络规划
   一个决定EDGE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应该能够允许网络运营商逐步引入EDGE。具有EDGE功能的收发机最早应该部署在最需要EDGE覆盖的地方,以补充现有的标准GSM收发机,因此在一个相同的频段,电路交换、GPRS和EDGE用户服务将同时存在。为了将运营商的投资和成本降到最低,与EDGE相关的实现不应该要求对现有无线网络规划做广泛修改,包括信元规划、频率规划、功率级和其他信元参数的设置等。
   (2)覆盖范围规划
   非透明无线链路协议(如包括自动重复请求APR的协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较差的无线链路质量会导致更低的比特率。与语音通信不同的是,低载波-噪声比并不会导致数据会话的丢失,而只会临时地减少用户通信速度。在GSM信元中不同的用户间存在的载波干扰,一个EDGE信元将同时包括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用户,在接近信元中心的地方通信速率高,在接近信元边界的地方通信速率限制在标准GPRS的范围内。
   根据提供给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测试结果,一个具有95%语音通信业务的EDGE系统将有30%的用户获得超过45Kbps的每时隙通信速率,而全部用户的平均速率为34Kbps。假设APD是2dB,那么平均通信速率将减少到30Kbps。
   在覆盖范围的问题上,如果网络运营商能够接受在信远边界只具有标准GPRS数据通信速率,那么现有的GSM站点已经提供了EDGE足够使用的覆盖范围。对于一般需要持续比特率的透明数据服务来说,则必须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来分配满足比特率和错误比特率(BER)需求时的时隙数量。
   (3)频率规划
   在绝大多数成熟的GSM网络中,频率的平均再使用次数在9-12之间,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将向着更低的频率再使用方向发展。事实上,随着跳频技术的引进,多重再使用方式(MRP)和非连续传输(DTX)将频率的再使用次数降到3是可行的,这就是说每3个基站就会发生频率被重新使用的情况。
   EDGE支持频率再使用的这种发展趋势。事实上,由于采用了链路自适应技术,EDGE可以被引入到任何频率计划,包括EDGE可以被引入到现有的GSM频率规划中,为未来更高速率的数据通信打下良好的基础。
   5.信道管理
   引入EDGE以后,一个信元将包括两类收发机:标准GSM收发机和EDGE收发机。信元中的每个物理信道(时隙)一般至少具有四种信道类型:
   (1)、GSM语音和GSM电路交换数据(CSD);
   (2)、GPRS分组数据;
   (3)、电路交换数据、增强电路交换数据(ECSD)和GSM语音;
  (4)、EDGE分组数据(EGPRS),它允许同时为GPRS和EDGE用户提供服务。
   虽然标准的GSM收发机只支持上述信道类型1和2,但EDGE收发机支持上述所有4种类型。EDGE系统中的物理信道将根据终端能力和信元需求动态定义。例如,如果几个语音用户都是活动的,那么1类信道的数量就会增加,同时减少GPRS和EDGE信道。显然,在EDGE系统中必须能够实现上述4种信道的自动管理,否则将大大削弱EDGE系统的效率。
   6.链路自适应
   所谓链路自适应就是能够自动选择调制和编码方案来适应无线链路质量的需求。EDGE标准支持的链路自适应动态选择算法包括对下行链路质量的测量和报告、为上行链路选择新的调制和编码方法等。链路自适应意味着实现调制和编码的完全自动化。通过增量冗余(混合II/IIIARP)改进ARP性能的可能性也正在研究中,这样的方案可以减少在选择调制时对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的需求。
   7.功率控制
   当前的GSM系统使用动态功率控制来增加系统中的均等性,扩大移动终端电池的寿命。类似的策略将被用于GPRS,尽管它们实际的信令过程是不同的,但EDGE对功率控制的支持被专家们认为是GSM/GPRS很类似。因此,网络运营商在部署EDGE时只需要修改现有GSM/GPRS网络的参数设置即可。
   需要补充的是,因EDGE用户可以从比标准GSM用户高得多的载波-干扰比中得到益处,因此EDGE的功率控制参数设置与GSM/GPRS将是不同的。
   五、EDGE的承载业务
   EDGE的承载业务包括分组业务(非实时业务)和电路交换业务(实时业务)。这些业务的承载者包括如下两种:
   1.分组交换业务承载者
   GPRS网络能够提供从移动台到固定IP网的IP连接。对每个IP连接承载者,都定义了一个QoS参数空间,如优先权、可靠性、延时、最大和平均比特率等等。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不同的组合就定义了不同的承载者,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而对EDGE需要定义新的QoS参数空间。例如,对于移动速度为250km/h的移动台,最大码率为144kbit/s,对移动速度为100km/h的移动台,其最大码率为384kbit/s。此外,EDGE的平均比特率和延迟等级也与GPRS的不同。
   由于不同应用、不同用户的要求不同,因此EDGE必须能够支持更多的QoS。
   2.电路交换业务承载者
   现有的GSM系统能够支持透明和非透明业务。它定义了8种透明业务承载者,所提供的比特率范围为9.6kbit/s~64kbit/s。
   非透明业务承载者用无线链路协议来保证无差错数据传输。对于这种情况,有8种承载者,所提供的比特率为4.8kbit/s~57.6kbit/s。实际的用户数据比特率随信道质量而变化。
   Tcs-1通过占用2个时隙来实现。而同样的业务,标准GSM系统用 TCH/F14.4需要占用4个时隙。
   可见,EDGE的电路交换方式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隙占用来实现较高速的数据业务,这可降低移动终端实现的复杂度。同时,由于各个用户占用的时隙数比标准GSM系统的少,从而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
   六、发展状况
   EDGE是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通常又被人们称为2.75代技术。2003年一度倍受忽视的EDGE成为移动通信市场的亮点,先后有美国的CingularWireless和AT&TWireless、智利的TelefonicaMoviles、我国香港特区的CSL和泰国的AIS开通了基于EDGE的服务。与此同时,一些欧洲的移动运营商对EDGE也开始表现出兴趣,其中TIM和TeliaSonera都明确表示将采用EDGE技术。
   从技术角度来说,EDGE提供了一种新的无线调制模式,提供了三倍于普通GSM空中传输速率。另一方面EDGE继承了GSM制式标准,载频可以基于时隙动态地在GSM和EDGE之间进行转换(基于手机的类型),支持传统的GSM手机,从而保护了现有网络的投资。EDGE 网络可灵活的逐步扩容,为运营商实现价值最大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EDGE(加强型数据GSM环境)是一个更快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服务版本,其被设计为可以以每秒384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并可以传输多媒体以及其它宽带应用程序到移动电话和个人电脑上。EDGE标准是建立在已有的GSM和单元排列标准之上的,前两者使用了相同的时分多路访问(TDMA)帧结构。
   全球领先的数字无线技术独立供应商TTPCom公司宣布已授权ASMobile Communication使用其EDGE协议软件,开发新一代高端多媒体手机。这项协议是基于两家公司持续不断的合作关系,也标志着ASMobile已将TTPCom技术纳入其2005年全线产品发展蓝图,包括入门级GSM/GPRS移动电话及多功能时尚手机。
   ASMobile是华硕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于一年前在台湾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力求在竞争激烈的欧洲与南美市场拓展OEM/ODM服务。该公司采用TTPCom GPRS技术的首个入门级手机系列现已率先投产,并定于2005年1月正式出货,随后还会推出兼备游戏下载等多媒体功能的手机。第一款具有EDGE功能的手机预计于2005年秋季推出。
   ASMobile EDGE手机的数据传输率是现有GPRS网络提供的三倍,可供全球数目日增的EDGE网络1使用视像下载与高速上网等数据密集的3G服务。这款新手机将采用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供应的芯片,而TTPCom的EDGE软件与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的硬件组合已成为业内公认的能有效加快产品面市时间的技术平台。
   ASMobile副总裁Allan Cheng表示:“自ASMobile成立以来,我们对市场的发展潜力以及应该设计怎样的手机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TTPCom作为我们的长期技术合作伙伴,他们的支持将贯穿我们整个产品的发展蓝图。我们未来的EDGE产品均会采用TTPCom业界领先而且备受认同的技术,相信此举不但满足我们积极推出新手机的目标,也同时迎合用户对于新颖手机功能的期盼。”
   TTPCom软件业务部董事总经理Richard Walker表示:“新加入手机市场的公司可利用我们的平台,推出全面系列的手机;这印证了我们的技术是可靠稳定而且易于整合的。随着EDGE技术的日渐普及,陆续进入这一市场的公司将很有机会获得市场占有率。凭借TTPCom技术,ASMobile将随着EDGE的日益普及,可在市场上力争更具竞争力的地位。”
   TTPCom 的 EDGE 软件经过了领先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测试设备厂商和无线运营商广泛的互通性测试。测试的结果显示,TTPCom 的 EDGE 平台可支持高达每秒 216 Kbs 业界领先的数据传输速率,使网络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利用现有2G网络,就可以开始提供如视频流等 3G 类型的服务。
   编辑备注 - EDGE 在全球的增长情况
   据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the 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 GSA)统计,全球 53 个国家的 118 个网络运营商部署了 EDGE,以提供新一代服务。当今在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已有 17 个网络供应商使用了 EDGE 服务。中国和香港已宣布部署 EDGE 的网络运营商包括 CSL(已提供EDGE服务)、PEOPLES、 SUNDAY 和中国联通。欲了解全球所有 EDGE 运营商的列表。
   关于ASMobile Communications
   ASMobile是华硕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也是专业OEM/ODM通讯设备公司,致力设计与生产GSM/GRPS与EDGE移动终端。ASMobile经验丰富的优秀研发小组与手机业内最具创意的硬件和机械结构以及外形设计工程师合作,全力推出合用的方案,以满足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此外,ASMobile的研发工作人员已设立独立的天线小组与协议部门,专门解决重大的通信问题。 除硬件以外,ASMobile也另设有软件与应用小组,提供稳健的软件环境与操作简易的用户接口,满足用户的个别需求。ASMobile工程人员凭借先进兼精密的设备与技术,不断致力从事开发与生产,令ASMobile提供非常出色并符合严格的业界测试标准的产品。
   TTPCom与华硕
   华硕已获授权使用TTPCom整个技术套件,包括双模3GSM协议软件、开发工具和TTPCom的应用架构AJAR平台。AJAR平台提供预先整合套件,包括短信、多媒体、游戏、浏览器和JAVA 技术。
   TTPCom与华硕早前在香港举行的3G全球大会(3G World Congress)展示华硕首部3G手机。该款手机采用TTPCom的双模3GSM技术和应用套件,具备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包括视频流、3D游戏和音乐下载等。
   关于TTPCom
   TTPCom 公司总部位于英国剑桥,是 TTP 通讯有限公司(LSE:TTC)的主要运营分支机构。该公司开发应用于无线通信终端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技术知识产权。TTPCom 将技术授权给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商和终端制造商,包括美国模拟器件公司、英特尔、LG、Renesas、夏普、西门子和东芝。
   TTPCom 以其 GPRS、EDGE 和 3G 协议软件确立了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TTPCom 通过其 AJAR 应用架构,可帮助客户快速定制手机产品。2004 年,超过3000万部手机使用了TTPCom的技术上市。
   七.EDGE技术的前景
   据Visant Strategies的最新研究,全球移动运营商将EDGE(增强型数据率传输服务)技术用作永久性数据业务修复或者作为一种过渡性方案,可以在今后的几年中增强数据和语音服务。尽管之前不久有许多运营商取消了EDGE,现在该技术又被运营商视为一种提供高速数据业务以及对现在的GSM或TDMS进行容量升级的行性选择。
   到2009年全球将建立成百上千的EDGE功能基站,因此,EDGE技术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延迟了下一代设备的销售。此外,研究还发现手机EDGE配件的芯片市场在2009年将到20亿美元,而届时GSM/GPRS/EDGE等手机销售总额为310亿美元。
   Visant的高深分析师Andy Fuertes说:“据预计EDGE技术的功能将很快被吸收到手机中去,就如同今年GPRS功能已经在手机中普及一样。在今后5年中多数UMTS/GSM双模式手机都将具备EDGE功能,从而使得EDGE功能成为顾客选择手机的重要标准之一。”
   研究指出,2009年全部EDGE用户将超1.3亿。许多EDGE用户同时也会采用其它技术如UMTS或OFDM类技术。
   研究报告的另一位作者Larry Swasey说:“从人口密度、平均资本收益、无线普及率以及总体无线网络的回报来看,运营商都会考虑EDGE。这种技术对于运营商来讲可以满足他们可靠的投资与回报的预期。
  ---------------------------------------------------------------------
  HSDPA
  1.HSDPA概述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在3G的三大标准的角逐中,WCDMA商用在运营商的支持数量上取得了领先,但在其网络所支持的数据速率上却长期停留在理论上的384kbps水平,而其网络建设也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实现商用的CDMA2000 1X EV-DO网络系统上,已经实现了2.4Mbps的峰值速率,其宽带接入服务能为客户提供300kbps-500kbps平均下载速率,这足以与有线宽带的速率相媲美。
  
   比较而言,同为已经实现商用的3G网络系统,面对现有的3G业务,WCDMA已经稍显力不从心,在数据传输速率上的巨大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业务能力上的弱势,自然使得WCDMA阵营不甘落后,必须寻找一种赶超CDMA2000 1X EV-DO的有力武器。
  
   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技术是实现提高WCDMA网络高速下行数据传输速率最为重要的技术,是3GPP在R5协议中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提出来的,它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建设的WCDMA系统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用户下行数据业务速率(理论最大值可达14.4Mbps),该技术是WCDMA网络建设中提高下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
  
   对高速移动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是3G系统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WCDMA R99版本可以提供384kbps的数据速率,这个速率对于大部分现有的分组业务而言基本够用。然而,对于许多对流量和迟延要求较高的数据业务如视频、流媒体和下载等,需要系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短的时延。
  
   在未来几年内,数据服务将会取得大幅度增长,并成为第三代(3G)移动通信的主要应用和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日本和韩国的3G经营商已经在体验3G服务的巨大成功。日本DoCoMo公司于2001年推出的WCDMA-FOMA服务所创造的收入已经占到其总收入的20%以上,截止到2004年5月已拥有400万用户。韩国电信公司(SKT)2003年第3季度,在部署了1xEV-DO网络之后,该公司数据服务收入占据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的比例上升到了34%。
  
   为了适应多媒体服务对高速数据传输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项目组(3GPP)已经公布了一种新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叫做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该技术是WCDMA R’99(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CDMA)的强化版本,大大加强了下行链路传输的功能。
  
   日本的NTT DoCoMo是最早试验HSDPA技术的运营商之一,在2004年3GSM全球大会上,HSDPA也同样改变了所有主要欧洲运营商的日程。在美国,GSM运营商当然也在寻求更多的武器,以便在越来越具有攻击性的市场中确保领先地位。2004年12月1日,Cingular正式与朗讯科技签署了一项为期4年的3GW-CDMA设备、软件和服务供货协议,其中就包括了HSDPA技术的部署。协议将使Cingular公司从2005年起得以为消费者提供范围广泛的多媒体服务。
  
   PA咨询公司和Yankee集团最近认为,HSDPA需求可能首先来自企业市场。PA咨询公司相信,HSDPA将在面向企业市场的W-CDMA案例中扮演核心角色。Yankee集团则将HSDPA技术视为一个可以使运营商面向企业市场推出高利润服务的重要差别化因子,并将在向更快的3G服务演进中扮演极为突出的角色。Gartner集团更关注新技术对网络效率的影响,认为部署HSDPA技术的运营商将获得相当的竞争优势。
  
   为了更好地发展数据业务,3GPP从这两方面对空中接口作了改进,引入了HSDPA技术。HSDPA不但支持高速不对称数据服务,而且在大大增加网络容量的同时还能使运营商投入成本最小化。它为UMTS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更高容量提供了一条平稳的演进途径,就如在GSM网络中引入EDGE一样。 HSDPA的发展分为三阶段,即基本HSDPA阶段、增强HSDPA阶段以及HSDPA进一步演进阶段,其中HSDPA进一步演进阶段目前还未最终确定,仍在3GPP内进行研究。
  
   2.基本原理
  
   WCDMA R5版本高速数据业务增强方案充分参考了cdma2000 1X EV-DO的设计思想与经验,新增加一条高速共享信道(HS-DSCH),同时采用了一些更高效的自适应链路层技术。共享信道使得传输功率、PN码等资源可以统一利用,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动态分配,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自适应链路层技术根据当前信道的状况对传输参数进行调整,如快速链路调整技术、结合软合并的快速混合重传技术、集中调度技术等,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基于演进考虑,HSDPA设计遵循的准则之一是尽可能地兼容R99版本中定义的功能实体与逻辑层间的功能划分。在保持R99版本结构的同时,在NodeB(基站)增加了新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MAC-hs,负责调度、链路调整以及混合ARQ控制等功能。这样使得系统可以在RNC统一对用户在HS-DSCH信道与专用数据信道DCH之间切换进行管理。 HSDPA引入的信道使用与其它信道相同的频点,从而使得运营商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对信道资源进行灵活配置。 HSDPA信道包括高速共享数据信道(HS-DSCH)以及相应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和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承载从MAC-hs到终端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台身份标记、H-ARQ相关参数以及HS-DSCH使用的传输格式。这些信息每隔2ms从基站发向移动台。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则由移动台用来向基站报告下行信道质量状况并请求基站重传有错误的数据块。
  
   共享高速数据信道(HS-DSCH)映射的信道码资源由15个扩频因子固定为16的SF码构成。不同移动台除了在不同时段分享信道资源外,还分享信道码资源。信道码资源共享使系统可以在较小数据包传输时仅使用信道码集的一个子集,从而更有效地使用信道资源。此外,信道码共享还使得终端可以从较低的数据率能力起步,逐步扩展,有利于终端的开发。从共用信道池分配的信道码由RBS根据HS-DSCH信道业务情况每隔2ms分配一次。与专用数据信道使用软切换不同,高速共享数据信道(HS-DSCH)间使用硬切换方式。
  
   3.技术特点
  
   3.1.数据业务与语音业务的技术特点
  
   数据业务与语音业务具有不同的业务特性。语音业务通常对延时敏感,对于速率恒定性要求较高,而对误码率要求则相对较弱;数据业务则相反,通常可以容忍短时延时,但对误码率要求高。HSDPA参考cdma2000 1X EV-DO体制,充分考虑到数据业务特点,采用了快速链路调整技术、结合软合并的快速混合重传技术、集中调度技术等链路层调整技术。
  
   3.1.1.快速链路调整技术
  
   如前所述,数据业务与语音业务具有不同的业务特性。语音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功率控制技术以抵消信道衰落对于系统的影响,以获得相对稳定的速率,而数据业务相对可以容忍延时,可以容忍速率的短时变化。因此HSDPA不是试图去对信道状况进行改善,而是根据信道情况采用相应的速率。由于HS-DSCH每隔2ms就更新一次信道状况信息,因此,链路层调整单元可以快速跟踪信道变化情况,并通过采用不同的编码调制方案来实现速率的调整。
  
   当信道条件较好时,HS-DSCH采用更高效的调制方法---16QAM,以获得更高的频带利用率。理论上,xQAM调制方法虽然能提高信道利用率,但由于调制信号间的差异性变小,因此需要更高的码片功率,以提高解调能力。因此,xQAM调制方法通常用于带宽受限的场合,而非功率受限的场合。在HSDPA中,通常靠近基站的用户接收信号功能相对较强,可以得到xQAM调制方法带来的好处。
  
   此外,WCDMA是语音数据合一型系统,在保证语音业务所需的公共以及专用信道所需的功率外,可以将剩余功率全部用于HS-DSCH,以充分利用基站功率。
  
   3.1.2结合软合并的混合重传(HARQ)技术
  
   终端通过HARQ机制快速请求基站重传错误的数据块,以减轻链路层快速调整导致的数据错误带来的影响。终端在收到数据块后5ms内向基站报告数据正确解码或出现错误。终端在收到基站重传数据后,在进行解码时,结合前次传输的数据块以及重传的数据块,充分利用它们携带的相关信息,以提高译码概率。基站在收到终端的重传请求时,根据错误情况以及终端的存储空间,控制重传相同的编码数据或不同的编码数据(进一步增加信息冗余度),以帮助提高终端纠错能力。
  
   3.1.3集中调度技术
  
   集中调度技术是决定HSDPA性能的关键因素。cdma2000 1X EV-DO以及HSDPA追求的是系统级的最优,如最大扇区通过率,集中调度机制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所有用户的情况决定哪个用户可以使用信道,以何种速率使用信道。集中调度技术使得信道总是为与信道状况相匹配的用户所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信道利用率。
  
   信道状况的变化有慢衰落与快衰落两类。慢衰落主要受终端与基站间距离影响,而快衰落则主要受多径效应影响。数据速率相应于信道的这两种变化也存在短时抖动与长时变化。数据业务对于短时抖动相对可以容忍,但对于长时抖动要求则较严。好的调度算法既要充分利用短时抖动特性,也要保证不同用户的长时公平性。亦即,既要使得最能充分利用信道的用户使用信道以提高系统吞吐率,也要使得信道条件相对不好的用户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使用信道,也保证业务连续性。
  
   常用的调度算法包括比例公平算法、乒乓算法、最大CIR算法。乒乓算法不考虑信道变化情况;比例公平算法既利用短时抖动特性也保证一定程度的长时公平性;最大CIR算法使得信道条件较好的少数用户可以得到较高的吞吐率,多数用户则有可能得不到系统服务。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HSDPA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两个业务与系统吞吐率两个层面。快速链路层调整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信道条件,并使得基站以接近最大功率发射信号;集中调度技术使得系统获得系统级的多用户分集好处;高阶调制技术则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以及数据速率。这些技术的综合使用使得系统的吞吐率获得显著提高。同时,用户速率的提高以及HARQ技术的使用使得TCP/UDP性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业务性能。但是,业务性能的提高程度与业务模型有关。
  
   作为WCDMA R5版本高速数据业务增强技术,HSDPA通过采用时分共享信道以及快速链路调整、集中调度、HARQ等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吞吐率以及业务性能,同时保证系统的前向兼容,除在RBS增加相应的MAC模块外,不对系统结构带来其它影响,从而有利于系统的灵活部署。
  
   3.2.无线接口技术运用特点:
  
   为改善WCDMA系统性能,HSDPA在无线接口上作出了大量变化,这主要影响到物理层和传输层:
  
   缩短了无线电帧;新的高速下行信道;除QPSK调制外,还使用了16QAM调制;码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新的上行控制信道;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实现快速链路适配;使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介质访问控制(MAC)调度功能转移到Node-B上。
  
   HSDPA无线帧(在WCDMA结构中实际是子帧)长2ms,相当于目前定义的三个WCDMA时隙。一个10msWCDMA帧中有五个HSDPA子帧。用户数据传输可以在更短的时长内分配给一条或多条物理信道。从而允许网络在时域及在码域中重新调节其资源配置。
  
   3.2.1下行传输信道编码
  
   HS-DSCH从WCDMA R99引入的下行共享信道(DSCH)演变而来,允许在时间上复用不同的用户传输。为有效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高的频谱效率,DSCH中的快速功率控制和可变展宽系数在R5中被代之以HS-DSCH上的短分组长度、多码操作和AMC以及HARQ等技术。
  
   根据R99 1/3增强编码器,信道编码一直采用1/3速率。但是,根据两阶段HARQ速率匹配流程中应用的参数,有效的码速率会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信道编码器输出上的位数与HS-DSCH上映射的HS-PDSCH的总位数相匹配。HARQ功能通过冗余版本(RV)参数控制。输出上确切的位集取决于输入位数、输出位数和RV参数。在使用一个以上的HS-PDSCH时,物理信道分段功能在不同物理信道之间划分比特位。它对每条物理信道单独进行交织。
  
   HSDPA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WCDMA中规定的技术),在无线电条件良好时,采用16正交幅度调制(16QAM)。
  
   3.2.2下行物理信道结构
  
   物理信道的第一个时隙承载HS-PDSCH接收的关键信息,如信道化代码集和调制方案。在收到第一个时隙后,UE只有一个时隙解码信息,准备接收HS-PDSCH。
  
   映射到一个HS-DSCH上的HS-PDSCHs(或码信道)数量可能会在1-15之间明显变化。它使用正交可变展宽系数(OVSF)代码。多码数量和从给定HS-DSCH上映射的HS-PDSCH的相应偏置信息在HS-SCCH上传送。偏置(0)时的多码(P)分配如下:
  
   Cch,16,0…Cch,16,O+P-1。第二个时隙和第三个时隙承载HS-DSCH信道编码信息,如传输码组长度、HARQ信息、RV和星座版本及新的数据指示符。使用16位UE标识涵盖三个时隙的数据。
  
   3.2.3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链路适配是HSDPA改善数据吞吐量的一种重要途径。采用的技术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在每个用户传输过程中,把系统的调制编码方案与平均信道条件相匹配。传输的信号功率在子帧周期期间保持不变,它改变调制和编码格式,以与当前收到的信号质量或信号条件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BTS附近地区的用户一般会配置速率较高的高阶调制(例如,有效码速率为O.89的16QAM),但随着距BTS的距离增大,调制阶和码速率将下降。如前所述,可以采用1/3码速增强编码,通过各种速率匹配参数获得不同的有效码速率。
  
   3.2.4混合ARQ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技术把前馈纠错(FEC)和ARQ方法结合在一起,保存以前尝试失败中的信息,用于未来解码中。HARQ是一种暗示链路适配技术。AMC采用明示的C/I或类似措施,设置调制和编码格式,而HARQ则采用链路层确认制定重传决策。从另一个角度讲,AMC提供了粗数据速率选择,而HARQ则根据信道条件提供数据速率微调功能。
  
   3.2.5分组调度功能
  
   除信道编码及物理层和传输层变化外,HSDPA还实现了另一个变化,以支持快速传送分组。它把分组调试功能从网络控制器移到了Node-B(BTS)中的MAC层。
  
   分组调度算法考虑无线信道条件(根据涉及的所有UE的CQI)和传输到不同用户的数据数量。
  
   3.3.技术实际运用上的表现:
  
   3.3.1.高速数据传输和大用户容量
  
   通过实施若干快速而复杂的信道控制机制,包括物理层短帧、自适应编码调制(AMC)、快速混合自动重传技术(Hybrid-ARQ)和快速调度技术,HSDPA使峰值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 Mbps,改善了最终用户使用数据下载服务的体验,缩短了连接与应答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HSDPA使分区数据吞吐量增加了三至五倍,这便可以在不占用更多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用户数量。
  
   3.3.2.支持服务质量水平控制
  
   HSDPA较高的吞吐量和峰值数据传输速率有助于激励和促进WCDMA所不支持的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发展。事实上,HSDPA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由3GPP标准化的服务质量水平(QoS)控制,通信网络可以更加智能地对不同优先级的应用与服务进行排序与资源调拨,首先保证话音通信的质量,其次保证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的数据传输需求如实时视频、网络游戏等,而网页浏览、下载等应用的数据传输则可以设置为较低的优先级。通过这样的QoS管理,HSDPA可以根据用户业务的需求,做不同的网络安排并进行网络容量分配,更有效地支持和管理多种多样的实时高速数据传输业务。
  
   3.3.3.后向兼容,无缝建设
  
   HSDPA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WCDMA R’99的后向兼容性,运营商可以根据网络建设发展的需要进行逐级部署,而不会对现有的WCDMA用户造成影响。
  
   3.3.4.低成本网络部署
  
   此外,运营商还将体验到HSDPA的低成本所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由于HSDPA网络建设所带来的成本主要用于基站(Node Bs 或 BTS)和无线网络控制系统(RNC)的软/硬件升级,因此HSDPA的部署具备很高的性价比。事实上,在用户密度高、用户数据处理量大的城市环境中,通过HSDPA网络传输1兆字节的数据成本只需3美分,而WCDMA网络则需要7美分。以较低的用户成本支持广泛的多媒体应用、服务内容和诱人功能的能力可以使早期采用该技术的运营商脱颖于其他竞争对手,增加已有用户的业务量和新用户的数量,提高数据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4.前景分析
  
   目前的3G系统在容量、速率和成本方面都不足以支持包月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迫切需要高容量、低成本的HSDPA。而HSDPA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其能否满足包月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的需求。
  
   HSDPA移动互联网业务已经超出蜂窝移动电话数据业务进入宽带无线接入市场,应用对象包括PDA和笔记本电脑。
  
   目前,大多数WCDMA厂商都在积极参与HSDPA技术的探讨和设备的研发,不少厂家已经实验室实验,系统集成测试,开始进入场地测试。一般认为HSDPA将在2006年开始商业部署。
  
   数据传输的成本定义为网络运营成本和资本折旧的总合。网络开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基站的总体分区吞吐量。假定每个基站的成本一定的话,那么通过一个基站传输的数据量越大,传送每兆字节数据的成本就越低。与EDGE和WCDMA相比,HSDPA在频谱效率方面的改进降低了每个兆比特数据的传输成本,成本从使用EDGE时的大约11美分每MB下降到使用HSDPA后的不到3美分每MB。这样以来,运营商就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向更广大的用户群提供内容更广泛的服务。
  
   运营商采用HSDPA来搭建无线网络,可以在网络潜力较低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分区和用户数据处理量,而数据传输能力的改进可以使运营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具有更强吸引力、内容更丰富的新服务和新应用,并满足消费者对视频点播、音频点播、图像/视频短信和基于位置的服务等内容丰富的媒体业务的日益高涨的需求。HSDPA技术的频谱效率优势可以使运营商以较低的成本提供这类服务,给用户带来优于传统技术的体验。
  
   HSDPA的引进还可为运营商开辟新的业务门类:运营商可以进一步考虑企业和消费群体膝上型电脑高速接入、电缆和数字用户线路(DSL)无法达到的地区的固定无线宽带接入等等。
  
   4.1.HSDPA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均等化和先进的多入多出(MIMO)等新功能和新技术的引进,可以预见,HSDPA性能将继续改进和提高。
  
   前面所述HSDPA的各种优点之所以适用于下行链路,是因为人们所期待的3G数据业务在初始阶段大部分要靠下行链路驱动,如流媒体观看、应用和内容下载等等。HSDPA的新版本将包括对上行链路进行强化,这被称作增强的上行链路(EUL)。EUL的标准化正在进行之中,将在2004年12月份完成。该标准能够使得:
  
   上行链路分区的吞吐量提高50%到70%。
  
   用户分组时延减少20%到55%。
  
   用户分组呼叫吞吐量增加50%。
  
   4.2.HSDPA对移动宽带发展的影响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即HSDPA(High Speed Download Packet Access)是基于WCDMA的移动宽带解决方案,在WCDMA的无线接入部分增加相应基带处理功能,即可将WCDMA系统下行速率大幅度提升,峰值速率可达14Mb/s,同时增加系统容量并大大降低时延。
  
   4.2.1.后3G时代的到来
  
   截至2004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已达到17亿,其中75%为GSM用户,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中的60个3G/WCDMA网络已经商用,用户数超过1600万。
  
   如果说WCDMA作为GSM的演进正在步入成熟期,那么HSDPA作为WCDMA的演进正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全球范围内已经商用3G(WCDMA)和准备商用3G(WCDMA)的运营商,更表现出对HSDPA的极大兴趣。
  
   最先吃WCDMA这只螃蟹的日本运营商NTTDoCoMo目前拥有全球50%的WCDMA用户,但DoCoMo并不满足于3G的领先优势,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HSDPA的商用。美国移动运营商Cingular在成功并购了AT&TWireless之后,也将HSDPA列入商业化进程,其WCDMA/HSDPA网络正在建设当中。其他知名的移动运营商包括沃达丰、和记黄埔“3”、西班牙电信等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HSDPA试验。
  
   4.2.2.HSDPA——3G/WCDMA移动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目前,Wi-Fi、CDMA20001xEV-DO等移动宽带技术已经为人们所熟悉,WiMAX等新的移动宽带技术正在浮出水面。考虑到WCDMA网络向移动宽带的进一步发展,HSDPA将是移动运营商的最佳选择。
  
   HSDPA是基于现有WCDMA网络的演进,引入HSDPA只要在WCDMA无线网络部分作相应升级,将WCDMA下行速率从384kbps提升到14Mbps,而整个网络架构及整个核心网络都保持不变;另一方面,HSDPA将继续使用WCDMA的频率而不需要单独的载频。HSDPA不但有效地保护了运营商的投资成本(CAPEX),还扩大了运营商的业务范围,为提高APRU创造了条件。
  
   所以说HSDPA是3G/WCDMA运营商采取的一种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保护作用的发展策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4.2.3.HSDPA——移动产业的革命性发展
  
   从消费需求角度看,HSDPA是移动和宽带结合的产物。
  
   随着消费者对有线宽带(ADSL)、有线局域网(LAN)和无线局域网(WLAN)使用的增多,用户对移动宽带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3G时代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业务,例如移动电视、音乐电视及电影片段的下载、具有3D效果的互动式多方游戏、大容量邮件的传递等,在超高速3G网络的承载下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而HSDPA正满足了用户这种需求,不但使用户在移动的情况下享受与固定宽带相当甚至更好的业务体验,而且为用户提供更广范围内的漫游功能。
  
   引入HSDPA的划时代意义在于,HSDPA为移动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改变移动业务收入结构,使目前移动业务以话音业务收入为主转为以数据业务收入为主。
  
    4.2.4.HSDPA——机遇与挑战共存
  
   HSDPA所提供的高速数据下载性能不但为运营商带来无限商机,同时也将带动电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发展,包括设备供应商、终端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等。目前包括爱立信在内的各大厂商纷纷推出HSDPA网络设备,终端和芯片制造商也表示将推出支持HSDPA的产品。
  
   从商用的角度看,今年下半年将出现HSDPA商用终端,用于HSDPA的首批终端将是易于安装和使用的HSDPAPC卡,与笔记本电脑配合使用,下行速率在3.6Mbps左右,上行速率为384kbps,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笔记本电脑实现高速接入;到2006年,HSDPA商用将进入第二阶段,下行速率提升到14Mbps,除了新一代的PC卡终端外,HSDPA将被引入智能手机,而且HSDPA将最终被集成到笔记本电脑中。
  
   HSDPA给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提供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概括地说,由于HSDPA提供高速数据下载的新型业务,原有WCDMA商业模型要改进,而且整个网络规划建设,包括话务模型、容量建设、业务集成、终端定制、资费策略等各个方面都将受到影响。
  
   面对机遇和挑战,移动运营商在决策之际关键是要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
  
   5.发展状况
  
   5.1.最大赢家--爱立信
  
   爱立信在HSDPA领域独占鳌头
  
   爱立信不但是全球WCDMA商用网络最大的设备和服务供应商,而且是HSDPA领域的业界领军人。
  
   业界第一个基于商用WCDMA系统的HSDPA现场演示早在2004年6月爱立信就完成了HSDPA系统端到端测试。在2004年10月举办的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PTExpo)上,爱立信成功演示了HSDPA技术实施的第一阶段,系统传输速率达到了4.9Mb/s。这是业内首次在公开的电信展上现场演示基于商用产品并能以无线方式运行的HSDPA系统。
  
   在2005年2月举行的法国戛纳3GSM大会上,爱立信宣布其HSDPA技术已达到第二阶段,现场演示了11Mb/s的高速数据下载以及无线流媒体应用,可支持高达14Mb/s的峰值速率。这是业界首次在WCDMA现网上基于商用产品完成的HSDPA第二阶段现场演示。
  
   爱立信推动HSDPA商业化进程
  
   HSDPA从技术讨论到现场演示,目前已进入真正的商用化阶段。
  
   爱立信一直与全球多家运营商进行HSDPA预商用试验,在2004年年底与Cingular签署的WCDMA/HSDPA商业协议中,爱立信是其分组核心网和无线网络的主要供应商。
  
   爱立信的WCDMA无线系统建立在统一的3G平台之上,具有向HSDPA平滑演进的能力。爱立信WCDMA无线网络产品提供的HSDPA的特性包括:1.RNC只需软件升级;2.爱立信自2000年以来交付的WCDMA基站(RBS)都可以很容易地升级到HSDPA;3.仅须软件升级和基带容量增加;4.支持QPSK和16QAM两种调制方式;5.最新的RBS产品只需软件升级。爱立信提供从WCDMA到HSDPA的全面网络设备,进行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
  
   5.2. HSDPA与WiMAX的竞争
  
   尽管3G牌照至今不见首尾,但这并不妨碍后3G的应用技术提前开始口舌之争。
  
   两个技术提前对决
  
   4月11日,北电和高通同时宣布,HSDPA技术已经具备商用条件,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可以直接选择部署HSDPA。
  
   高通公司中国区总裁孟(木字加业字)表示:高通与北电在HSDPA端对端呼叫测试已经成功。这证实了HSDPA技术可以为运营商提供更加先进的数据业务。而高通将与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合作,为全球以及中国3G通信提供最先进的3G解决方案。
  
   作为为后3G发展思考的产物,运营商一直遵循着更高移 动传输速率的思路。而由诺基亚、爱立信、NEC及高通等公司主推的HSPDA技术,以及由英特尔公司主推的WiMAX技术,都提供了大幅提高移 动数据传输速度的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HSDPA 侧重在移 动性数据和语音服务方面;而WiMAX侧重于企业用户无线宽带数据接入。虽然目前来看,二者之间还没有直接的冲突。但HSDPA同样希望在无线宽带接入市场有所作为;而源于IP技术的WiMAX在话音业务需求下降、数据需求增长的未来通信领域中,速率与成本上的优势是HSDPA无法比拟的。技术上的不同侧重构成了未来市场中HSDPA与WiMAX竞争的附笔。
  
   同时这两种技术代表的不同思路最终意味着通信与IT谁会称霸于未来无线通信市场。而这使更多的利益共同体不可避免的纠葛在一起。
  
   几乎所以的通信厂商都在支持HSDPA,爱立信、北电、西门子等厂商甚至推出了相关终端设备。
  
   相比于通信厂商的支持,由intel主导的WiMAX稍显势单力薄。但这个由IT势力倡导的技术还是获得了一些传统通信企业的关注。阿尔卡特与intel在WiMAX战略上达成一致并表示将共同面向高速移 动数据产品市场,拓展WiMAX战略联盟。同时骑墙的西门子也宣布支持WiMAX技术,并推出了相关设备。
  
   由此,两种标准支持厂商阵营的火药味变得更浓。在日前的CTIA2005上,高通董事长雅各布公开批评WiMAX,并称WiMAX空有一个好名字,技术本身却没有成熟。二者之间口水加剧。
  
   后3G先行?
  
   在国内3G牌照尚未发放的今天,HSDPA和WiMAX作为两种后3G技术,国内却对其已经有了超前的观点,即“让运营商直接部署HSDPA 或WiMAX。”
  
   根据北电大中华区副总裁黄节的介绍:北电和高通目前提供两种解决方案,国内没有部署3G的运营商,可以直接部署HSDPA;而如果运营商已经部署了WCDMA网络,只需通过软件的升级就可以升级到HSDPA网络。
  
   究竟是什么使这些厂商迫不及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已经商用的WCDMA已经出现的问题,即传输速率不足已支持未来高速发展的数据业务需要。而HSDPA和WiMAX都有能力提高移 动数据传输速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HSDPA商用的时间表被提出,根据诺基亚公司的计划,最快在2005年下半年便可看到运营商导入HSDPA技术。而爱立信方面则认为,HSDPA通讯网络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商用,进入2006年后HSDPA就将得到广泛部署。
  
   WiMAX的部署日程表稍显落后。根据英特尔的预计,最快2006年将WiMAX集成到笔记本中,而手持设备方面最快2007年部署。根据英特尔与阿尔卡特的合作计划,双方也计划在2006年上半年进行外场测试, 2006年年中部署商用网络。
  
   而国内的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国内明年一季度,甚至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推出HSDPA的商用网。在终端方面,据高通介绍,目前已有多家终端厂商开始利用高通的测试进行实际互联互通的测试。预计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国际4、5家国际知名终端厂商就可以实现HSDPA终端的量产。
  
   但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是,目前国内3G牌照迟迟为发放,运营商对于未来3G的运营也迟迟没有展开。由此在3G运营中,是否急于需要HSDPA或是WiMAX这样的技术加强仍然无人知晓。尽管设备商称,在已经启动3G的国家中,WCDMA数据传输速度问题已经有所暴露。但根据欧洲的3G商业情况,运营商更急待解决的是探索更多3G的应用模式,向更多的消费者推广。在3G使用尚未形成规模,数据业务的需求并不庞大。而相对于国内未启动3G的现状,HSDPA现有阶段在国内的部署更多的只是概念性的意义。
  
   而有业内人士认为:3G牌照前,HSDPA宣告可成熟商用,无疑为传输速率稍显不足的WCDMA加重了话语权。这显然也是电信设备商们与政策制订者和运营商之间的微妙心理博弈。
  
   5.3.HSDPA对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先是全球3G先锋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宣布,要于2005年5月在日本市场开始HSDPA的试商用。后有今年4月份中国移动集团王建宙总经理表示,3G牌照发放后,中国移动将首先在沿海发达及重要城市部署HSDPA网络。一时间,HSDPA这项超3G技术在中国电信业众人瞩目。
  
   竞争迫使中国移动网络升级一步到位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长期以来是“双雄争霸”的局面,即便未来有更多的移动牌照发放,G网(GSM网络演进)与C网(CDMA网络演进)之争也是关键之一。就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来说,自中国联通CDMA2000网络升级到1X完成后,中国联通实际上在网络上拥有了比中国移动更大的竞争优势。在体验经济盛行的今天,客户的感知好坏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于是,中国联通对客户实施“想知道CDMA网络好不好,给你一个CDMA上网卡你用用看”的推广思路,充分利用CDMA2000 1X网络的速度优势,强力进行市场影响、拓展和渗透。这让中国移动感受到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在高端市场中国联通对中国移动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精品网络,这也是中国移动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但目前出现了中国联通CDMA2000 1X后来居上的状况,中国移动必然要竭尽全力力求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的竞争局面。由于3G牌照迟迟不发,中国移动部分子公司心急如焚,于是有了广东移动在广州和深圳部署EDGE等动作。但要充分认识到,鉴于CDMA2000 1X当前较容易过渡到EV-DO,所以无论中国移动动作大小,也全然是应付眼前竞争的权宜之计,3G网络才是中国移动真正的机会。
  
   而中国移动要重返网络领先的地位,必须上马一项能够较长时间内保证比对手更有竞争力的网络,避免重蹈今日竞争的困局。HSDPA将是一项正确的选择,理由如下。
  
   竞争需要。整体上看,G网演进要比C网演进更好一些,但在向3G过渡及其初始阶段,WCDMA可以说是迟缓于CDMA2000的。当前全球已商用的WCDMA系列R99和R4版本虽然可以胜过CDMA2000 1X(2.75代),但还是无法同CDMA 2000 1X EV-DO RA在技术上开展竞争。正因为如此,在市场竞争中,日本NTT DoCoMo的3G用户虽然近来发展不错,但截至今年5月份,3G用户数还是落后于竞争对手CDMA网络运营商KDDI的1850万户。且KDDI的EV-DO用户也超过300万户,速度超过NTT DoCoMo公司WCDMA数倍,能够带给游戏用户全新的体验和享受。这才有NTT DoCoMo宣布上马HSDPA,以对抗KDDI的以CDMA2000 1X EV-DO为基础的无线高速数据业务。
  
   美国市场也类似。当前第一大无线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的CDMA2000 1X EV-DO网络已经覆盖了32个区域市场,人口覆盖率超过30%,并刚刚收购了Nextel的Sprint,计划到2005年底使其CDMA2000 1X EV-DO网络的人口覆盖率超过40%。为了应对竞争,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Cingular正在计划成为美国的首家HSDPA服务运营商,推出时间定在了2006年。而目前尚未建设3G网络的T-Mobile也已表示将从WCDMA R5与HSDPA开始建网。这种竞争态势将是我国电信市场WCDMA和CDMA2000未来竞争的最好写照,基于这种判断,G网运营商要想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底线确实是要选择更具竞争力的HSDPA,以满足竞争需要。
  
   技术发展。在最新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中,HSDPA在技术上已获得突破,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明年能够商用。而且HSDPA才是真正的全分组网络,符合网络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从技术的角度类比,HSDPA在3G中类似于2G网络技术的EDGE(2.75),能够保证WCDMA在3代移动通信中的优势地位。虽然说GPRS是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关键之一,迅速推动了业务多样化发展,但实际上是中国移动的痛处,GPRS的技术有太多的不尽人意。我们有理由赋予HSDPA更多的期望和责任,推动诸如移动三重业务整合(Mobile Triple Play)的发展。当前,爱立信、北电和高通等国外设备提供商都对HSDPA进行了测试和商业网络演示和运行,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而且,我国的华为、中兴也表示明年能够提供商用HSDPA系统设备和解决方案。从这个方面讲,上HSDPA也不影响提升民族设备商的竞争能力。
  
   市场和客户需求。客观地说,单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育程度和实际看,对HSDPA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GPRS业务基本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WCDMA R99和R4版本支持的业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我们确实要认识到HSDPA的运营成本优势,随着NGN的不断推进,在实现核心网软交换后,话音和数据业务都是以数据形式传送,用户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时候,比如未来提供基于手机或者笔记本等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三重业务的时候,HSDPA比WCDMA早期版本的成本优势将大大的体现出来。运营商有了成本优势,就更有竞争力,客户才更有可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服务。
  
   借鉴世界移动通信发展经验,结合我国3G牌照发放进程状况,着眼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移动在3G上必然选择HSDPA;而对于新拥有移动通信运营牌照者,若是走WCDMA路线,也应该选择上HSDPA。
  
   总之,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选择HSDPA是利大于弊。毕竟中国移动当前的困难整体上还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但在技术选择上,给了中国移动一个被动状态下的最好选择时机,得以未来拥有一个领先的网络。而且3G牌照缓发,减缓了多方竞争的市场压力,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用户,扩大市场竞争的领先地位。这就使得中国移动未来在网络技术上拥有对CDMA2000更好的竞争力,HSDPA和GPRS在技术和覆盖上互为补充,加之中国移动良好的产品推出能力和优势的服务质量,可以使G网的竞争优势得到巩固。当然如果3G牌照拖得太久,中国移动由于GPRS网落后于竞争对手,将承受太多的市场压力。但越是3G牌照发的晚,中国移动更肯定是上HSDPA,不同的只是建网的进度和营销策略。
  
   对其他运营商的影响
  
   当前我国3G牌照发放时间表一拖再拖,虽然给中国移动在近期的竞争带来不利,也让迫切拥有移动运营牌照的固网运营商颇感压抑,但从3G网络技术选择和部署上,对运营商来说则是十分有利的。
  
   3G牌照晚发,躲过了3G初期的泡沫,也为等待HSDPA的技术成熟和商用化进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规避了一些风险,免得自己的“孩子”打冲锋做先烈,这也是“不利之中的利好”。毕竟HSDPA技术目前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HSDPA技术的商用进程。同时,HSDPA的发展还要规避WCMDA商用初期受终端拖累的前车之鉴。学习NTT DoCoMo,运营商要有计划地着力推动终端产品的研发和商用化。
  
   对于移动通信的新进入者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如果走G网路线,选择HSDPA可以使运营商在网络技术上得到更好的选择时机;忧的是,失去相当长的最宝贵和稀缺的早切入市场的时间资源,毕竟对于电信运营来说,早日达到一定规模才是第一位的,网络投入运营越晚,对运营商获得用户越是不利,而且还造成了运营商在小灵通上的不得不继续投图,投入了又难以在短时间收回投资的尴尬境地。但如果在市场迫使新进入者上HSDPA后,由于HSDPA刚开始起步,各方面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若国家不给予租用在位运营商网络等倾斜政策,直接上HSDPA是有相当风险的。
  
   对于中国联通C网来说,最为不利。以后中国联通C网日子能否有所好转,关键是能否抓住3G牌照晚发的机遇,充分利用CDMA2000 1X空闲容量大,技术阶段性领先,且升级到EV-DO 快的优势,以及竞争对手的HSDPA建网、投入市场运营、完善需要相当过渡期的有利时机,构建以客户为导向的品牌体系,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把C网的用户发展到更大规模和良好的结构,建立较强的竞争地位,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如果不能取得突破,那么以后中国联通C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日子依旧艰难。
  
   今年初,中国移动的WAP用户仅为1280多万户,联通CDMA 1X无线数据业务用户整体不过870多万户。而在3G时代,以提升流媒体性能为诉求的HSDPA技术,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总结
  
   总之,HSDPA技术的主要优势就是允许运营商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显著扩大容量,从而获益于更具成本效益的网络,同时有机会获取高利润的企业领域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HSDPA的商业效益绝不可低估。
  
   HSDPA在WCDMA R’99版的基础上对下行链路进行了重大改进。它将峰值数据速率提高到了10 Mbps,并提供了相当于过去三到五倍的分区业务吞吐量,大幅度增加了单一频率上的数据用户数量,从而有助于刺激和推动WCDMA不能支持的数据密集型应用的消费。此外HSDPA,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QoS管理,通信网络可以更加智能地对不同优先级的应用与服务进行排序与资源调拨。HSDPA后向兼容WCDMA R’99版本,运营商可以根据网络建设发展的需要进行逐级部署,而不会对现有的WCDMA用户造成影响。
  
   随着最终用户对数据传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低成本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将为HSDPA的经营商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以较低的用户成本支持广泛的多媒体应用、服务内容和诱人功能的能力可以使早期采用HSDPA的运营商脱颖于其他竞争对手,增加已有用户的业务量和新用户的数量,提高数据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HSDPA技术本身的特点适应移动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各大国外运营商已经开始试水,各设备厂商和终端厂商也纷纷表示支持。
  
   中国正处在3G发展的前夜,HSDPA对3G的整体规划部署和实施等方面不容忽视。爱立信希望以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经验,成为中国3G事业的最佳合作伙伴,竭诚为中国通信事业服务。
  -------------------------------------------------------------------------
  3G
  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3G通信的名称繁多,国际电联规定为“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与3G标准
  2008年6月2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网通H股公司均发公告,公布了电信重组细节,而此时,距离5月23日上述运营商由于电信重组停牌,刚刚过去6个半交易日。
  随着电信重组方案的确定:中国移动+铁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GSM网)+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从而中国电信运营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在本次电信重组中,中国铁通被并入中国移动集团,变成了中国移动一家全资子公司。那么此前中国铁通无论是固定电话用户还是宽带用户都被转成中国移动的用户。
  
  伴随着“六合三”的改革重组完成后,3张3G牌照也将发放,有专家估计,按进度国家或将在今年第四季发放3G牌,最快明年第三季中国将步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将发放的3张3G牌基本采用三个不同标准,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为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目前已被国际电信联盟接受,与WCDMA(宽带码多分址)和CDMA2000合称世界3G的三大主流标准。
  根据电信业重组方案,3G牌照最有可能的发放方式是:新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新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
  
  
  关于中国移动3G放号
  2008年4月1日,中移动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放号,正式启动TD-SCDMA(以下简称TD)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在期盼、观望、怀疑的目光聚焦之下,中国的3G大幕,终于由TD-SCDMA这个经历了长达十年技术成熟过程的国产3G标准正式拉开。中国的2008年,除了将因奥运而举世瞩目,也将以“3G元年”之名被载入史册。
   据了解,北京放出1.5万个号码,上海放出1万个号码。但是短短一周时间之内,3G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信号不够稳定、通话时断时续……这些问题,也使TD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TD从诞生至今一直在争议中成长,时至今日,TD开始试商用,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关于3G手机
  网络好了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终端了。很多朋友对3G不太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样的手机能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使用,不少朋友甚至以为,随便买一台水货3G手机就可以在国内用了。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由于我国使用的3G标准为TD-SCDMA,而目前水货市场上的3G手机大多数为WCDMA制式,因此这些产品并不能在国内市场上使用,而像现在非常热门的iPhone以及大多数国产手机,还停留在2G时代。
  
  购买3G手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没有摄像头和3G无关,只是3G手机大部分都有摄象头来支持可视通话,尤其是前置摄像头。
  2.国外的3G技术和国内的不兼容,即使以后开了3G现在市面上所有的3G手机都不能用3G内容。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3G的测试网,号码是188开头,但是只有部分官员手里有,现在的什么N70/N73诸如这些3G手机在中国开通3G后应该是不能用的我国采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的3G技术而外国都是W-CDMA和EVDO 不兼容的
  3.3G只得是一种通信技术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技术做出来的才是3G手机,符合这个标准的技术有W-CDMA CDMA-EVDO 和TD-SCDMA其中TD-SCDMA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2008年4月1日,中移动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放号,正式启动TD-SCDMA 。
  关于更多3G手机知识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465.html?wtp=tt
  
  3G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TD-SCDMA以及WiMAX四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并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的系统容量仍然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下面分别介绍一下3G的几种标准:
  (1) W-CDMA
  也称为WCDMA,全称为Wideband CDMA,也称为CDMA Direct 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讯、北电,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EDGE是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的简称,这两种技术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
  
  (2)CDMA2000
  CDMA2000是由窄带CDMA(CDMA 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该标准提出了从CDMA IS95(2G)-CDMA20001x-CDMA20003x(3G)的演进策略。CDMA20001x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3x与CDMA20001x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多路载波技术,通过采用三载波使带宽提高。目前中国联通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 IS95网络。
  
  (3)TD-SCDMA
  全称为Time Division - 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该标准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1999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提出。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 该标准提出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
  
  (4)WiMAX
  WiMAX 的全名是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又称为802·16无线城域网,是又一种为企业和家庭用户提供“最后一英里”的宽带无线连接方案。将此技术与需要授权或免授权的微波设备相结合之后,由于成本较低,将扩大宽带无线市场,改善企业与服务供应商的认知度。2007年10月19日,在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全体会议上,经过多数国家投票通过,WiMAX正式被批准成为继WCDMA、CDMA2000和TD-SCDMA之后的第四个全球3G标准。( http://hi.baidu.com/3g首页)
  
  
  UMTS
  UMTS是早在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就开始为3G标准征求技术方案。并雄心勃勃的把3G技术统称之为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意即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宽带CDMA(带宽5MHz)建议是其多种方案之一。其后,日本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推动了3G标准的全球化步伐。在1998年,日本和欧洲在宽带CDMA建议的关键参数上取得一致,使之正式成为UMTS体系中FDD(频分双工)频段的空中接口的入选技术方案,并由此通称为WCDMA 。W即宽带,以有别于源于北美的窄带CDMA(带宽1.25MHz)标准。
  上述的技术标准的持续发展,体现为3GPP的UMTS标准的4个版本:R99、R4、R5、R6。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而内部又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WCDMA是其中最早,也是最完善的首选空中接口,并为欧洲,亚洲和美洲的3G运营商所广泛选用。( http://hi.baidu.com/3g首页 )
  
  3G时代
  日本移动通讯巨人NTT DoCoMo已于2001年10月1日开通全球第一个3G服务,该服务基于WCDMA标准。目前,亚洲成为3G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紧随其次,美国由于不太热心而在技术准备上远远落后。除了动作最快的日本和韩国,泰国、香港也已经发出3G牌照。台湾即将发放工3G牌照。
  
  
  中国3G的现状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中国标准”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其号段为157。标志着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TD的商业化应用正式起航。据介绍,首批社会化业务测试将邀请2万名不同行业和部门的用户,免费提供2000元至4000元的手机和数据卡终端,并给予测试用户每月800元的话费补贴。
   从中移动公开的资费标准看,普通通话费用TD比2G还要便宜。TD月租费为50元/月,本地基本通话费主叫0.40元/分钟,被叫免费;国内漫游通话费0.60元/分钟,被叫0.40元/分钟;国内长途通话费0.07元/6秒;短信息费网内0.1元/条,网外0.15元/条,接收免费。
   TD新业务——可视电话收费则是本地通信主叫0.6元/分钟,被叫免费;国内漫游主叫0.9元/分钟,被叫0.60元/分钟;国内长途0.10元/6秒。此外,中国移动还推出三款TD语音套餐和数据卡套餐,语音资费低于当前G网水平。

完成时间:2008.06.30 16:00:1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