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的记得,当我刚七岁时(1985年),我妈妈带我去上学时的情形。平时我都是出去与村里的同龄孩儿玩耍,而那一天,我妈没让我出去玩,说要带我去上学,我就问:上学是做什么呀?我妈说就是读书呀。我不懂,又问:读书是做什么的呀?我妈妈只读过两年书,对我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回答,就说:读书后,以后长大了就可有工作,就不用种田了。对于这个工作与种田的问题我搞不懂,也没再问,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跟着我妈去报名了。记得共用了5元7角,拿回两本书,也不知是什么书,只听妈妈说,要好好爱护书,不要乱扔,乱画。我拿着书时心里很高兴,因为书上有很多图画,而且是有颜色的,很好看。就这样,我就上学了。第一天我不记得是怎么去上课的,有没有准时去也不清楚了,不过倒记得,当时有好几个同学在哭,我没有哭。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上课迟到,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平时野惯了,家里有没有钟,只有母亲在出门前叫我要去上课,我就去了;其实我家离学校很近的,直线距离大概只有一百米左右,在家里也可以听到上课的铃声(铜制的,挂在屋檐下,一根绳子垂下来,拉着绳子左右摇摆铃就响了,‘当~,当当当,……’。),可是那时,并没有对铃声形成条件反射,以至于到了下课,只有老说了可以出去玩一下,才会出去,上课时看到全校的人都进教室了,一个人有点莫名的害怕才进教室的。到了学校,都在上课了,我就是这样直直的走进去,坐在老师规定的位置上。老师看到我,也不说什么,也没停下讲课,只是看着我走进来,直到我坐下,也不叫我做什么,我就这样坐在那里听他讲。这样日子好象有个把月,而改变我这个习惯的,是我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