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爱”的考量》

写作者:江淮一苇     日记本: 岁月留痕

日期:2008年06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80

  《“爱”的考量》
  
  我坚信:爱是一种给予和奉献!
  让你所爱的人因承受你的爱而有着幸福快乐的人生。我
  觉得这种爱才是健康、真诚、完美的。如果因为你的不
  顾一切的爱而毁了对方的幸福快乐,使之陷入苦不堪言
  的深渊之中甚至毁灭了他(她)的珍贵生命,那么,这
  种“爱”还能称之为爱吗?
  
   上世纪文革前夕,在我的家乡曾发生了一件骇人听
  闻的“桃色”事件,一对青年男女因陷入“三角恋爱”
  而导致投河自尽。事情原委大致是这样的:文君与娟妹
  相识而生爱意,俩人相处也已得到双方家庭的默许,但
  因当时双方年龄尚小(男20女19)还未谈及婚嫁。文君
  多才多艺,但性格内向,常想约请娟妹看电影看戏羞以
  启齿,所以常常由他的好友马哥代为“鱼雁”传书。不
  久文君参军赴海疆,想到一去数年,惟恐仅与母亲相依
  为命、娇弱文静的娟妹受到委曲,临行前便拜托马哥多
  方关照她们寡母孤女,马哥当时欣然应承。
  
   离文君参军大约一年多光景,那是一个初夏的雨天,
  行驶在淠史杭新河上的一位船民,向水上公安派出所报
  告发现河面有漂浮尸体,公安干警经打捞后发现竟是一
  对青年男女,双方衣襟用手帕紧系在一起,并在附近桥
  肚下发现雨伞和随身物品,似乎这对青年人在这隐蔽的
  角落度过了最后缠绵的时光。这一殉情自杀消息不胫而
  走轰动了寂寞的古城,新河大桥两岸挤满了猎奇的人群。
  我当时苦于在外读书,未能亲眼目睹这种罕见的场面。
  
   后来听说,这殉情男女竟是马哥与娟妹,为什么会
  使他们分别背叛朋友与未婚夫呢?原来文君参军后,马
  哥经常“关照”娟妹,不料日久生情,但这种演变的
  “情”没有得到寡母和亲友们的认同,俗话说:朋友妻,
  不可欺嘛!也许正是这种世俗和道义上的沉重压力和没
  有结果的婚姻,使他们不堪重负而走向死亡的深渊,不
  可取地终结了花样年华!
  
   时过境迁,其实用当今的眼光来审视这件事,无须
  走这条绝路,甭说是未婚夫妻,即便已婚也可以重新来
  过。爱,是没理由可言的,最真最纯的爱是无条件的,
  只要两情相悦乃至相爱,就是“硬道理”!至于笔者在
  开篇所说一段话,只是就相爱的两者之间提供一点对良
  知的考量和问责而已。

完成时间:2008.06.07 09:13:5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