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无题

写作者:追寻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4年06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89

  抽了个空,到林子里走了一下,看了两个朋友的日记。对林子,是一种很淡很淡的感觉,象君子之交,但因如此,故也来得长久,且没有那种非有不可的感觉,悠悠然的,就挺好。
  或许凡事皆如此,不过头,不过火,居中庸之道,就是最为合适的,也许不是很对。老祖宗很早就道出了中庸之道,以前误解了,觉得什么都要革命似的,否定,否定之否定,非此即彼,一来表明立场之坚定,二来那样也确实过瘾刺激,很能满足自己那颗年轻而不安的心的浮躁的要求。
  我们信得更多讲得更多的往往是大胡子的那一套,可前几天看矛盾的可调和与转换,才知道中庸之道是处理矛盾问题的精髓,在精神上就又一次证明了我们的什么什么比别人的什么早多少个百年或千年,并为之骄傲一会,阿Q了一把;同时又告诉自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意境无二。
  怪不的中国的吃饭桌是方的,四平八稳,谁也有,谁也不独有,谁都觉得平衡,这样一来什么都稳。做人处世,亦是如此。
  而若说的更远一点,中庸之道也可说成是不偏不倚,心气平和,观人看物,少一点主观色彩,客观自然就多一些,也就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一些。为什么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当局者往往因己切身利益而无法做到清,没办法做到居中庸之道。

完成时间:2004.06.07 14:00:4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