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贵,人们脑海中首先联想到的也许是上万元的裘皮大衣、夺目的钻石、流线型的奔驰轿车。是的,这些“名贵之物”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证明一个人的经济地位,况且这些东西也能够满足某些人的特殊心理需求,让穿之、用之的人们产生一种满足感。但是,很多穿着裘皮大衣、坐在奔驰车里的“款儿”们并不一定都是高贵的人,因为真正的高贵永远是生命中最纯的真、善、美。
前段时间,在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各界人士中,七旬老人梁修芬,用她的行为感动和震撼了每一个国人。当那张用无数卖废品的零钱“拼”成的100元纸币滑入捐款箱时,高贵便得到了诠释。老人捐出的钱相对于那些几百万、几千万的巨额捐款来讲或许“微不足道”,但老人的行为告诉我们:高贵,就是尽己所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个例子依然是有关四川地震的。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有一位普通的教师,以最快的速度将四名学生塞进了讲台;而他,则趴在讲台上,死死护住了四名学生——他,就是谭千秋。有人说谭老师死的姿势像鹰,而我要说:“鹰”的精神为“高贵”这种境界做了升华!
任何人都有做一个高贵之人的机会,而这种高贵往往就存在于我们的一生中—— 当然,我们并不一定要用金钱和生命作为高贵的代价。高贵完全能够像各种常识一样普及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因为高贵是伟大而不是负担、是责任而不是表演,因为高贵是一种担当、一种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