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快乐是佛

写作者:妙音子     日记本: 岁月遗拾

日期:2008年05月2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1

   快乐是佛
  法融禅师,“牛头禅”的创始人,江苏人,俗姓韦,19岁就博通经史,有一次,读了《大般若经》,感叹道:“儒道的著作只是世俗的经典,不是最终的真理。《大般若经》才是终极真理,像航船一样载我出世呀。”于是出家,在牛头山参禅。
  一天,法融访道信禅师,两人一前一后地来到道信的山间小屋。
  小屋旁边虎狼出没,道信故意举起双手做出恐怖的样子,法融却不以为然地说:“还有这个在呀。”
  道信禅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法融不做声。
  一会儿,道信在法融所坐的石头上大大地写一个“佛”字,法融不由露出敬畏的样子。
  道信禅师回敬道:“还有这个在呀。”
  法融不解,施礼请禅师点拔。
  道信禅师说道:“其实所有的法门都在心里。一切烦恼、障碍、因果都空寂如梦幻。生在世界,并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逃离,没有菩萨可以帮助你。你已经知道人与非人都是一样的,绝思绝虑,任心自在,无忧无愁坦坦荡荡,坐卧随缘,就是佛的妙用阿!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周国平评: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智慧喜欢与快乐同行,而不愿与烦恼同行。胸怀磊落坦荡,宛若长空旭日驱除晨雾,烦恼无处藏身。问题:胸怀磊落坦荡,应为第一境界,达此境界者已然为半仙,非凡人也。达到绝思绝虑,任心自在,快乐无忧者,不为生活、不为世界、不为自己的心所左右,可谓身在红尘,置身方外,笑看红尘,已然成佛。而关键在于置身社会者,又有几人能摆脱生活中之林林种种。大概由于如此,所以那些修道者非圣人即和尚也。佛与俗人境界之差别就在于此吧。若是硬要贴上道、禅之记号,乃是只知文字,不知道理,望佛叹兴,还是傻子一个不是?俗人与非人的区别不也在于此?如此一想,即偏执也,违反修禅者之思想准则,禅仍为何?快乐依然无道也。
  
  

完成时间:2008.05.25 20:29:4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