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读通鉴随笔(公元前370年)

写作者:风刀幽明     日记本: 逝者如斯夫

日期:2008年05月0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3

  公元前370年
  
  1、每次读齐威王水煮阿城(今山东阳谷东北)县令这一段总是这么令人神往。齐威王治吏,非常看重舆论的真与假。齐威王是反对浮夸风的,追求实事求是。
  
  2、齐威王以“人民”富裕不富裕为标准衡量一个干部的优劣。注意,“人民”这两个字是书中的原文。对于那种不做实事,专门跑关系的干部,他非常的警惕。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大夫“毁言日至”,阿城县令“誉言日至”,齐威王就想到了这是有人“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于是进行了反腐斗争,“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从此,“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3、原文: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4、网友艾立起的文章:
  
  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单位的考查干部的政绩时,往往失之简单化、表面化。殊不知,考查干部不同于考查学生,教师考查学生,往往是通过填写答卷来完成,依据标准答案定分数,排名次;考查干部则不然,不能奢望如此简单了事。
  
   考试行不通,再加上听汇报也不一定全面又准确。汇报这玩意儿,说穿了多是秀才间的较量、材料间的竞赛,多半属于文字游戏。果真要凭汇报材料定“乾坤”,谁还敢亮丑报忧?据说当年曾国藩与太平军交战,常吃败仗,本该受责,但“总结汇报”材料上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样一来,性质就变了。可见,有时汇报材料并不可信。
  
   派人、派工作组下去调查固然可取,但也要选准人、用对将。历史上,齐威王水煮阿城县令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一次,齐威王召见文武大臣,问县令的政绩情况。其中一个大臣说:“政绩最好的要数阿城县令;最坏的要数即墨县令了。”其余大臣哼哼哈哈,随声附和。齐威王派亲信下去明查暗访了一番,发现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据此,齐威王重奖了即墨县令,而把欺压百姓、不理正事、贿赂朝臣的阿城县令扔进开水锅里煮了。可见,在不同人的眼里,优与劣、是与非有关截然不同的标准,而这恰恰影响着对官员政绩的考查定论。
  
   进而言之,查什么、怎么查亦大有学问。比如政法工作,一个单位破获大案要案多,可以说这个单位执法力度大;大案要案少,可以说治安防范工作力度大。而且这两种现象还可以反过来讲。听朋友讲,某局长自称很廉洁,一年拒绝请吃喝数百次之多。但自己人透露,该局长除了早饭外,中午、晚上几乎天天都在吃请,连星期天、节假日也要“奉献”出来。时间不允许,局长又无分身术,不“拒绝”掉一些又当如何?由此观之,摒弃私欲搞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作结论,至关重要。
  
   考查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如果离开了公开、公平和公正,考查失去了科学性,不仅会委屈了好人,而且会放过了“贪、官、便宜了滥竽充数的“庸”官、乐坏了不务正业的“混”官。
  

完成时间:2008.05.06 06:35:3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