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电脑上和远隔千上万水的老爸老妈聊天,妈妈问这问那:你在那里习惯不习惯?吃的好不好,水土服不服,能不能睡着觉?你是不是瘦了?一大窜的担心。与我们视频时,见到我揉眼睛,立即问我是不是用电脑累的,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我:“你可要注意保护眼睛,随时点眼药水。”听我回答后还不相信我的话,“你怎么会有润洁呢?(国内常用眼药水的名字)是不是在骗我?我给你邮去一些吧。”我告诉她我已经从国内带来很多,她才放弃了给我寄来的念头。又嘱咐我:“你自己别出去,迷路找不到家就糟了。”妈妈的唠叨看似多余,却使我感受到,这唠叨中充满了一片爱心,饱含无限亲情。仔细想来,我平时也真的不够注意,妈妈的唠叨并非多余。俗语说“七十岁有个妈,八十岁有个家”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不禁反思,聊天时虽然耐心做答,但却没有对老人家的关心表示感谢,想来还很不过意。今天我又给他们写了留言作为弥补:“谢谢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我会记住您二老的叮嘱的,坚持上眼药水,注意休息眼睛。你们要保重身体!”现在早已身为人母的我,非常理解母亲的唠叨。可是回想起往事,真有些愧疚,其中有一件刻骨铭心,至今追悔莫及。
那是在1989年,我怀第二个孩子的冬天,东北的冬天是很冷的,我穿的是两条毛裤,没感觉冷,当然也没感觉暖和。妈妈发现我没有穿棉裤,劝我换上,我当时很嫌妈妈唠叨,不温不火的对妈妈说,我不冷。妈妈再次相劝时,我心里有些烦,心想:妈妈你真唠叨,便脱口而出:你别管了,我冷不冷自己还不知道啊。见我那么固执,妈妈很是无奈。我没有听进妈妈的唠叨,没有接受妈妈的建议。当孩子出生以后,发现自己大便时鲜血淋漓。慌忙看医生,医生说我得了痔疮,原来是我妊娠期间着凉所致。治疗多次也没痊愈,直到现在还经常被痔疮的病痛折磨。我很是后悔,如果当初听信了妈妈的唠叨,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遗憾,是终身遗憾啊。
有名人说:一位老人就是一本字典。老人们的生活阅历、亲身经历、累积的经验,为后人铺垫了道路,我们如果都能积极的吸取,该会少走多少弯路,少吃多少不必要的亏,少遭受多少无端的损失!我想,如果让我重新再活一回,我一定不会厌烦妈妈的唠叨,一定会高兴接受妈妈的建议。
可是,没有那个机会。
人,难道非得再重新活一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