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三点多我和女儿去超市买麦片。由于午间吃了点稀饭,出来走走新陈代谢快,一会工夫就出现了“内急”,急需解决。远处有一公共场所,很多人出出进进,原来是一所小学校,一些家长接孩子放学回家。女儿羡慕地说,这里放学真早。
我们径直奔小学校走去,在院子里东张西望,没有发现“目标”。正在这时,从院内停放的一辆轿车中,走出一位男士,HI! 面带笑容的和我们打招呼 。又说了一句什么我不懂。在和女儿对话之后,他带领我们向教学楼走去,好啊,我有救了。他按了一下开关,楼门打开了,经过了收发室,又照此办理开了第二道门,然后轻声指点卫生间的方向……出来时遇见两位女士,微笑着和我们“拜拜”而别。教学楼里非常整洁,可以说一尘不染。我们为打不开门而不知所措,一位小姑娘会意地为我们按了开关。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
我问女儿,“进来时那位男士说了句什么?”,“他对我们说:需要我帮你做什么? ”这句招呼使我联想到国内,有陌生人来时,我们会问“你找谁?”虽然都是打招呼,但前者叫人感觉更加主动和热情。
在进超市的一道门时,走在前边的一位男士自觉拉住门使之不至反弹回来,对这一细节我感到挺新奇,女儿说,这是很正常的事。行进在商场中,前边的人发觉自己脚步慢了一些就会主动说声SAORUI表示道歉;你不经意间给他让了路,他会毫不吝啬地说SHANGKIU表示谢意;我为买一件衣服犹豫不决反复试穿,营业员笑容可掬的说,希望你喜欢;
路上,司机见我们要过横道,便主动给我们让路;又见:两个司机岔路相遇,各自以手势谦让对方先行。
如此礼貌待人,怎不叫人倍感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