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向往自己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也不例外。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很偏静的小山村渡过的。
这个小山村四面环山,有无数的山峰、山顶和高耸入云的山尖,有的连山羊都很难爬上去,只有鹰才能在上面栖息。那时我的家住半山腰,朝向是坐西朝东。因此每天太阳一出来就会照在我们的床前,这时妈妈总会说:“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快起床。”然后我们几姐妹就会慢腾腾地穿上衣服,走出房间,沐浴在太阳底下,看着远处绵绵不断的山峰。
尽管我那时候还很小,但也会有自己的心思,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会独自一人搬一条小木凳坐在地坝边,望着远处的山峰发呆,有时天黑了,星星出来了,爸爸叫我回屋去睡觉,可我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好象那些山峰能给我解决一切烦恼。
尽管每一座山峰都是那样地粗糙、崎岖和破碎,但你如果用心去欣赏就会发现,它们放在一起就像音符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融入乐章,保持着迷人的节奏。
这个小山村有一条清脆见底的小河,小河虽不大,但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小鱼、小虾在里面随着潺潺的流水声,自由自在地游荡着。还有一些调皮的小朋友在里面玩水或搬开水里面的石头找螃蟹。
这个小山村还有一群生机勃勃、野性十足的孩子与我一起在田野里、山坡上快乐地嘻戏和玩耍。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与他们一起去看露天电影。我们那里有一个习惯就是谁家如果要办喜事,就会找两个身强力壮的人去离我们那个村二十多里的乡挑两担很沉重的电影机器,再请上一个电影放映员。电影机器到了的时候,村民们就会帮忙把那大大的银幕挂在要放电影那家的房屋外墙上,再搬上一些长木板凳放在离银幕只有一米多远的地坝上,供那些自家的亲戚们坐着看,其余都是乡亲们自己带凳子,如果没有带的也就只有站在地坝上看了。
我还依稀地记得在那个年代放一场电影的费用就需要五、六十元,那时候的五、六十元相当于我们三姐妹一年的学杂费了。我也清楚地记得,我家只请人来放过一次电影,那是1982年我家修了新房子,搬家的时候,当时爸爸妈妈还为了这事吵了一架,妈妈觉得太浪费了,要那么多的钱,爸爸呢?觉得这是人生当中一大喜事,想让乡亲们来热闹热闹,但吵到最后,妈妈看到我们几姐妹那一双期盼的眼睛,最终还是同意要爸爸请人来放一场。
因为那时候的确很穷,我们在平时里是很少看到电影的,只有哪家办喜事的时候才有得看。所以也就特别地珍惜看电影的每一次机会。放电影的地方总是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的坐着,有的站着。
如果哪家办喜事要放电影的话,村民们也会相互转告:“XX那里要放电影,又有电影看了!”。大人们就会提前做饭,小孩子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小孩子连晚饭也不吃就跑去了,生怕看不到一样。我也是一样,每到有电影看时,就匆匆扒几口饭,然后就连蹦带跳地往放电影的方向跑去。记得有一次由于自己想去追前面的小朋友,跑得太快,而摔了一跤,当时膝盖都被摔出血来了,很痛,但我还是一跛一跛地向前面走着,走到快要放电影的地方,爸妈在后面看见了就赶忙跑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当时不敢告诉他们我刚才被摔了,生怕又会被他们吵骂,只是眼睛里含满了泪水。这时爸爸看到我的右膝盖好象有血迹一样,就把我的裤脚卷起来,看了看,很心痛的样子,连忙把我背到我们村的赤脚医生那里买了一些创口贴贴上,并告诉我以后走路要小心一点。至今在我的右膝盖上还能清晰地看到那一次给我留下的痕迹。
每次看完电影回家的时候,我的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不想再走路回家,总是爸爸把我背回家的。那时感觉自己好幸福好幸福,有那么一个好爸爸,而姐姐与妹妹呢,只能牵着妈妈的手自己走回家,因为在我们三姐妹当中,我最弱小,姐姐年龄比我大,而妹妹呢?个子长得比我高多了。
……
童年的一幕幕都是那样清晰地凸现在我记忆中,然而童年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给我留下的只有膝盖上的伤疤和那早已经发黄的照片,还有那无限的亲情和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