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我的欧洲之旅(二)

写作者:冬天里的雪     日记本: 简单生活

日期:2008年04月0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5

   能容纳近四百人的大飞机,平稳的以近八百公里的时速在万米高空中飞行,空中温度为零下四十七、八度。不多时,空姐就为大家发放了耳塞、眼罩和耳机,利于减少噪音、防止光线耀眼,收听音乐和收看电视节目,排遣旅途寂寞。虽然条件很优越,但长时间一个姿势的呆着,真还是一种挑战。为了和孩子们相见,我宁愿接受这样的挑战。飞机呼啸着前行,一切都被抛在后面,离家乡越来越远,离我的骨肉越来越近了。
   刚上飞机时我向空中乘务员说明我的情况:不懂英语、第一次出国、没有同伴,唯恐到阿姆斯特丹转机懵门误事。他们告诉我下飞机直走,可以很容易找到办手续的t6服务台,安慰我不要恐惧,没有问题。他们的话虽然是一颗安神丸,但那些对我来讲必定是未知数,我仍心怀忐忑。扫视周围的旅客没几个黄皮肤黑眼睛的,问了几个华人模样的,没有一个能借力的,在阿姆斯特丹的转机,始终是我的担忧。
   我不时地瞥眼观瞧隔一空位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左右的外国女郎,她始终在那里认真的算着、写着什么。看她专心的样子,和对光线明暗的不管不顾,我真担心她的眼睛会累坏。于是出于关心,示意她到这边光线较好的位置,她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微笑着表示感谢。一会儿又见她拿出厚厚的小册子,咦?那上面分明印着中文,很大的字体,我不禁探过身去看仔细,原来她在学写汉字,我用手势表示对她的称赞。一会儿她竟然虚心的请教我“来”字的写法,我为她做了示范,她立即写对了,高兴的对我表示感谢。我心中暗喜:难道她会汉语?我便认真地写了几个字:“你认识中文?”她反复端详后,在“认识”的下面写了个“说”,在“中文”下面写个“汉” 。原来她只是认识有限的一些汉子,懂些意思,不会说,也听不懂。我又写了“你去哪里?”她在下面写个“今”,我点点头,她又写了一个汉字“家”。我说:阿姆斯特丹?她点点头。好极了,我心中好喜欢,立即拿出临行前儿子给我发来的“锦囊妙计”之一给她看,她认真看后在上边改了一个错字,做个手势,我理解为“可以随她走”,立即回敬“shangkiu”。我非常高兴,难道我又遇到了贵人?
   我的心里好像安稳了许多,拿出“读者文摘”翻看。。。。。。这时已是出发地时间午夜零点了,我仍没有睡意。
   终于在当地时间十八点(出发地时间凌晨一点),飞机经过十个小时,飞行八千八百多公里,到达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下飞机时,那个荷兰女郎一直保持和我在一起,引领我来到t6服务台,帮助我办了转机手续,(这中间我又用我的手机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同她们进行确认),荷兰女郎又将我引领到D06登机口。我不知该怎样表达对这个外国人的感谢,我只好用我仅会的生硬的英语sorry表示“耽误了您的时间而感到抱歉”;用thank you表示“对你的帮助非常感谢”;在相互辉手中“拜拜”而别。(由于无法交流,她的姓名我不得而知,很是遗憾。我无比感谢这个白皮肤、蓝眼睛、高鼻子的欧洲朋友。她是我旅途中又一位重要的贵人)
   在阿姆斯特丹候机时就很是幸运了,遇见了两个中国女孩指点我,两个中国男孩与我同行去利兹,并取得了为我填写入境卡的帮助,为我顺利通过入关检查创造了条件。
   在当地时间二十二点三十左右,我终于在历经三起三落的万公里飞行后,在异国他乡—-英国的利兹,见到了我昼思夜想的孩子们,在与孩子们拥抱的时刻,我的心里激动万分。。。。。。
  
   第一次出国的旅途中,我收获了国内朋友和国际友人无私相助的友情,内心更充满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之情 。
  
  

完成时间:2008.04.02 22:13:2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