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谈读书

写作者:chtys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8年03月2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54

   读书,喜欢读书,读尽可能多的书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儿子的希望。
   我喜欢读书,看到好书,每每爱不释手,甚至视若真宝。即使是学过看过的书,也往往舍不得丢弃,藏之于书箱之中,闲暇时翻一番,整理一通,成了我的一大嗜好。
   儿子承继了我的爱好,有事没事都捧着本书读。从注音读物一直读到中外名著,常常是拿来就看。一本《睡前故事大全》,从小学一年,一直翻到初中毕业。眼见着考试了,还在啃《三国演义》,惹的妻子为这生了不少闲气,大呼“随根”!!
   其实,上师范之前,我并不喜欢读书,也不知课外书为何物。作文相当的费劲,常常是临收之前,胡乱弄一篇交上完事。上到师范,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弱点。甭说参加课外活动了,连正常的语文学习都有障碍,丢人那!!
   痛定思痛,一头扎进图书室。先是中国名著,继而是外国名著,还有数不尽的报纸,期刊,杂志等等。看不懂的,就硬着头皮往下“顺”。古典名著中不认识的字太多,能查的查,查不到的就“蒙”。80年代初期我国的获奖小说,什么长篇、中篇、短篇,还有微型小说,几乎是每本必看,每看必有所记。此外,还有散文,散文诗等等,有的现在还有笔记。遗憾的是,很多只是看了,并没有书来珍藏,如《人到中年》、《风流歌》、《东京审判》、《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神曲》、《飞鸟集》等等。
   现在想想,对那段生活还有些留恋。虽然因为读书,常常吃不到饭,吃不到菜;虽然因为读书,常常遭老师的白眼,同学的嘲讽,可因为每天都有收获,日子过的挺充实。比起那些死学书本的,处对象的,没事闲逛的,感觉好多了。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我对书的“热恋”持续了一年多,也只看了不到一角,图书馆的老师对我很好,到后来,几乎不用借书证了(每名学生只有一个,每次只能借一本书),图书室的期刊更是随意借。但到了四年级时,不得不停下来,因为长期看书,我近视了。黑板上的字,看不清了。爸爸说,老王家祖上都没有戴镜子,不能再看了。
   那以后,书看得少了,但我对书的热情,却一点没减。寒假前看到一本《东周列国志》,感触颇深,这本书看得太晚了!!!好多故事,好多计谋,好多题材都出自这里。我把书推荐给读高一的儿子,儿子利用空余时间读了。之后,我又读了两遍才送回去。
   参加工作以来,生活拮据,薪金有限,买书很少。但每次带儿子到市里,总要到书店逛逛,翻一翻,看一看,挑上几本可心的书。看到儿子对书的感情日渐笃厚,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完成时间:2008.03.26 20:02:2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