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未觉柳的美有如何的特别之处,也因此难以理解古人为何那么多精彩的诗句、诗篇源于柳。
直到近日,在早春三月,看见河畔的柳,才终于明白古人为何钟情如此。
绿意盎然的夏季,柳也葱笼,只觉茂盛,而柳的柔弱姿态倒不见了。我自是见惯了这样茂盛的柳,相比其他树的挺拔、高大,倒不见突出了。想来,是我错过了柳最美的时节。
而三月,恰是柳的季节。
当一季寒冬之后,许多的树只在枝头挂着芽苞,未绽新绿的时候,我们的柳树开始慢慢展露芳华。
是的,他的绿也只绽放一点点,稀稀拉拉的点缀在柳条上,那柳条也是软绵无力的。但恰是这样的柔弱之姿,于乍暖还寒之时,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而那隐约的、朦胧的绿意,让人看不清楚、望不真切,实是吊足胃口。
我是在有长长石板的拱桥上远眺着三月的柳,心里迷茫着,仿佛岁月不曾流逝,那凝烟含翠的诗句,正于对岸如烟的柳树下流泻而出,那里必然矗立着赏柳的诗人,于摇头晃脑间遗落千古名句。
三月,柳如烟。总觉得那下垂的柳条上,萦绕着绿烟,春风一吹,仿佛流动起来。而那柳树,也奇怪的有雾氤氲。
写成个四不像,懒得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