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尚湖之游

写作者: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08年03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88

   湖光山色,大同小异。亭台楼阁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论精巧没有超过苏州园林的;论大气,没有超过颐和园的。如果有一点特色,那就是高妙之处,比如扬州的个园。
   尚湖,相传姜尚太公避纣时乱,曾在此垂钓,因此得名。一路游来,有文征明的脚印,唐寅的风流,但凡能挂上钩的,但凡能附会的,都在此立了名望,加了景点,然而我却并不上心,和所有的旅游景点一样,籍此名目,增加所谓的文化底蕴罢了。我的目光在细节处逡巡,沙洲浅渚畔,野生的水仙让我眼前一亮。和家中水盆里养的不同,它们根茎茁壮,花朵硕大,其中的一种,花心伸出若喇叭状,它们笑盈盈地在枯萎的芦苇水草间,鹅黄粉蕊,自顾自美丽。
   为了四月的牡丹花会,菏泽的牡丹千里迢迢来到江南,被保护在塑料温床内,旁边的芍药,众星捧月般围拱这几株珍贵品种,尽管花期甚远,因广告的隆重让人充满期待;曾经让我们向往的童子面茶花,兀自开到荼蘼,不知道那篇《茶花赋》还留在多少人的记忆里,如果抽掉它们的象征意义,茶花的美是种俗艳,红花和绿叶,红是大红,绿是油绿,像东北的二人转,大红手帕舞着,绿围腰旋着,蓬勃开着的和渐次萎顿的一树共存,惨淡中的红火。
   上午在虞山城墙上,在公元2004年建的仿古城墙上,嘲笑所谓的国家森林公园,现在看来,颇有点不识虞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在晴朗的天空下,隔着尚湖遥望虞山,连绵起伏的一带,再加上湖面上的十八孔桥,和湖边的烟柳的掩映,恍惚间到了颐和园,原来也是他山之石。
   尽管每到一处,总是似曾相识的景致,但游玩的兴致不减,放浪形骸,奇情山水,终究是工作之余的放松。所以乐此不疲。
  
  

完成时间:2008.03.17 09:15:1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