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静谧之所在

写作者:寒鸦     日记本: 寒鸦世界

日期:2008年03月0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5

  城市的街道似乎没有昼夜之别,明亮的路灯,闪烁的霓虹,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钢筋水泥构造的高楼大厦,遮掩住仰望的视角。今晚应该没有月亮,或者有,只是我看不见。漫天的星星则是清晰可见,镶嵌在广寒的夜空中,显得些许静谧、些许孤独。如果月光是太过明亮,反而会隐盖了它们,这正如我一般,白天里浮沉在繁华的都市中,我似乎变得可有可无,只有夜晚回到了家,才感觉自己真实的存在。
  
   回家的感觉真好。无论家是宽敞,还是狭窄,是富丽,还是简陋,这个固定的载体,总是全方位容纳着我,让身心缓缓稀释、清淡外面世界“赐予”我的渺小以及疲倦。跨进家门,随意地在家中脱下衣服,每脱下一件,下沉的引力自然减轻了几份。或者坐久了,感觉有丝丝的寒冷,再随手穿上一件,不论新旧,温暖依然。我是如此上瘾般的喜欢上一个人独处的境地,空荡、静谧的空间中,空气稀薄而柔和,以至于我的思绪穿梭其中,如同在绸缎上滑翔,没有摩擦的阻力。
  
   坐在电脑前,点开“千千静听”,让舒缓的、熟悉的歌声回荡在狭小的空间里。歌曲好久没有更新了,音乐于我来说,更多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存在,我不在乎自己是否认真地聆听过它们。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在网上敲打我的心情日记了。白天繁忙的工作中,偶尔总会有新的创作灵感和渴望纠缠在我的灵魂中,我很想把它们当时就记录在《日行夜记》中。不然到了晚上再次回想,只剩下零细的、片段的、模糊的迹象。可当时肯定做不到,我得先立足于工作。灵魂的气焰再怎么蓬勃、嚣张,一旦撞上生活的“南墙”,总是会俯首称臣。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刻意的去完成一篇新的日记,正如不会为了喜欢听一首新歌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网上搜索和下载。
  
   我以为经历过去年冬天的忙碌,开春以后手头的事情会轻松许多。可没料到,现在的工作量不但延续了去年岁末的繁忙,甚至是过之而无不及。于是晚上呆在家的时光,我更多让自己处于一种休息的状态。日记少写了,也就自然难免。累了,或者看看书,或者看看电视,或者在房间里散步、串门,或者在网络间自由行走、浏览。脑子里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外面的世界依然嘈杂,轰鸣的汽笛声,交杂着邻户家时不时传来“汪汪”的狗叫声,不绝于耳。好在这一切于我没有多大的干扰,也好在安静的氛围中最适合我保持安宁的心态,让我能在香烟的熏陶中敲打着文字。
  
   说到安静,不得不提一下今天在大街上看见的一段情景。市中心有一条商贾云集的步行街,一到中午放学时候,这里是最热闹、最拥挤的。当时我正在路边检修一部电话故障,街上嘈杂的声音突然间安静了许多,密集的人流中闪开一道缺口,而且已经闪开的人不停地叫喊着前面的人:“让一下,让一下。”一条汉子在路中间急忙奔走,30岁左右,满头大汗。他的双手反剪在身后,背上托着一位老大娘---后来知道是他母亲。母亲的手松软地耷在儿子的胸前,头斜靠在他的颈椎后,双目微眯,脸色安详。一时间,母亲忘我般安详的神态,与周围焦急关注的目光形成鲜明的对比。知道点内情的人纷纷议论着:这个老人是老病号了,估计又是旧病突然发作,儿子背着她赶去医院。
  
   虽然我已经知道背上的老人是个病人,但我得承认,我所看见的她,丝毫看不出被病折磨的痛苦。或者她是习惯了病痛,或者是她不愿意吭出声来让儿子担心,或者一个母亲依附在儿子的背上,本是如此的神态。或者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眼前所见的,是一种母子之间致纯致真的亲情营就了人性中本该有的祥和和安宁,而这份祥和和安宁所产生的效应,居然让烦躁的、满是物欲横流的红尘,暂时清净了许多。
  
   也许我今天所看见的,并没有特别之处。生活中这样的母子亲情,在闹市烦躁的环境中,人们因为真爱的感动而突然彰现出来的敬仰之情随处可见。所有母亲的胸怀从来是博大安宁的,她永远是儿女安然休憩的港湾。所有儿女的后背本该是宽广有力的,他们责无旁贷地存载、呵护起母亲垂老的生命。这本是人世间一条永不枯竭的爱河。由此想来,一个人的心中只要有真情凝结,真爱存在,哪怕是生活在繁杂的空间中,又何必担心找不到属于你自己的静谧、安详之所在呢?
  

完成时间:2008.03.04 23:26:3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