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涨”声中度过2007

写作者:寒鸦     日记本: 寒鸦世界

日期:2008年01月1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64

  回顾2007年,留给市民生活中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物价上涨。满大街的商品、食品,能涨的毫不迟疑、争先恐后地涨上来,不能上涨的物品也蠢蠢欲动,预谋着身价陡增。大到住房、教育、医疗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那沉甸甸的份量丝毫没有缓释的迹象,而且有愈来愈重的趋势,小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粮食、食用油、肉类、白条鸡、鸡蛋、蔬菜、水产品、白砂糖等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中国的粮食价格自2003年下半年麦收开始走出自1998年以来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价格出现全面上涨。首先在粮食产区,很快传递到粮食销区,引发全国范围内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全面上扬。除了粮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的价格也在上涨。北京居民自2004年8月1日起居民用水每立方米调高0.8元,广东、厦门、深圳等地也分别作了调整或拟调整。如此例子不一枚举。
  
   也许这生活必须品的上涨支出对于富裕的家庭没什么影响,可对于一般的弱势群体来说,过去的一年最敏感、也是最怕的一个字就是“涨”,说过去的一年是在“涨”声中度过的,毫不夸张。而且这价格上涨有个奇特的现象,成了“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是市场上某种主导物品有了上涨的苗头,很快就有了许多跟随者,这“涨”声涨得你手忙脚乱,涨得你摸着北,涨得你顾得东家落下西家。于是有了商家囤积居奇,有了物流车运船载,当然也有了老百姓排队购物。尽管如此,囤积、购买的步伐依然追不上价格上涨的平台。
  
   如我般草根市民,做不成新居“房奴”,大不了再在蜗居中盘桓数年;跟不上教育层次,大不了少读几年书;顶不过医疗“黑洞”,那就多多锻炼身体,祈求“无病一身轻”。可日常的饮食起居费用总少不了吧,特别这“民是以食为天”,身体健康才是一切快乐之源,饿着肚子谈幸福,那无异于画饼充饥。这粮食再涨,那也得备;这煤气再涨,那也得买;这菜肴再贵,那也得吃......只是可怜见的,每月固定的工资支出在日益上涨的生活费用上,成了“杯水车薪”,经年积累的银行卡上的钱日见减少,紧紧捂着的口袋钱包里的款日见稀薄。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在短期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太大。这物价的上涨,到底是市场经济规律供求关系作用使然,还是政府部门调控失策导致,到底是一种良性上调,还是一种恶性现象,我们普通市民不得而知,也管理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日子还得照常过下去,只是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物价水平线见风就“涨”的水分能少一些,再少一些,让物价的“涨”声演变成老百姓的掌声,这才是真正的民生所向了吧!
  

完成时间:2008.01.19 18:48:5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