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还未完全褪尽,一阵清脆的鞭炮交织着“啪啪啪”的拍门声,男人粗犷和女人尖脆的笑语,划破清晨静寂的冷和灰色的雾。是迎亲的人们,正在新娘门前喧哗出一团热闹闹的气氛。
同样的热闹呈在回忆里。二十多年前,姐姐出嫁。那时读高中的我满脑子新潮思想,不停地给她出谋划策,让她出嫁时坐二十辆扎红花的板车或是坐自行车出嫁,被姐姐骂了一通。婚宴开了三天的流水席,是爸请了镇上有名的厨子在家里办的。那时小镇上嫁姑娘是关乎面子的大事情,越是隆重热闹做父母的脸上便越光彩。三天的流水席,鸡鸭鱼肉不说,就连现在稀罕的蟹黄都用碗来装。可我竟然一点口福都没有,每次放学总赶不上开席,便忙忙地被外婆带到对门人家,把上餐席上的剩菜热热,打发我饥饿的肚子。出嫁的那天几辆货车装载着电风扇、绸缎被子、落地灯(还罩着大大的灯罩),床头柜等等停在家门口,街坊邻里围拢着惊叹“大姑娘出嫁就陪这么多东西,还有两个姑娘,怎么搞得起哟?!”那语气担心里透出的是真的羡慕。
临出门时照例是要哭嫁的。妈是单位里的人,不懂得那一套说词,只是养了二十多年的姑娘真的要成为别家的人,不觉触动情肠,便拉了姐姐“呜呜”哭。姐姐哭得两眼红肿,是难舍旧巢的鸟儿。还有身边哭作一团的女同学们,流得却是感伤的泪。我因为忙着为姐姐的同学回家拿东西而错过了哭嫁的一幕,结果被姐姐斥为没有良心,真是冤枉的很。
等到我结婚,一切从简。那时时兴在工作单位办酒,所以除了一帮同事热热闹闹地开了小车来接,家里便是连酒席也省了。真心里,我是不愿意让父母太辛苦了。
弟弟当兵时,家里又办了几天的流水席,热闹的场面不下于姐姐结婚。我这个孝顺的女儿心里禁不住失落起来,父母面前孝顺的孩子是否也代表着可以随意对待呢?记得为此我还在老妈面前闹过情绪呢,弄得妈心里也觉得挺对不住我的。哈哈~~
天大亮了,鞭炮零星起来,新娘的门许是已经对迎亲的队伍打开了。记忆打住,穿衣起床。祝新人们百年好合,幸福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