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莉/萝莉/罗利/LOLI形容年纪很小,但是外表非常可爱的小女生。每个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是实际年龄或外表在15岁以内(约为初中以下),生理尚未发育或刚开始、且为可爱型的女生。带有喜爱罗莉倾向者称为罗莉控,多数为男性。
词源:“罗莉”(Loli)一词,源自俄国文学家Vladimir Nabokov(1955)的畅销小说“Lolita”,内容描述一位大学教授爱上一个12岁小女孩的故事;曾改编同名电影《洛丽塔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此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称为“Loli-ta”或“Loli”,也就是“罗莉”。
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由于对朝气蓬勃的生命的饱含向往的爱怜所引发的某种强烈占有欲达到人格扭曲的程度 老男人为了挽回自身逝去的青春 一种惧怕死亡和衰老的特征 洛丽塔原先的“名声”并不好,亨伯特这个男人由于幼年的心理创伤,在中年时被强烈的情结所支配,难以自拔地爱上了少女洛丽塔。
在今天,“洛丽塔造型”也已成为女人们追逐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多种角色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男人需要在情感中超越年龄对自己的束缚,体验着长辈、哥哥和情人相互混杂的角色。女人通过与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男性交往,享受着一种永远的依靠与信赖。具有洛丽塔情结的
女人乐意“以小博大”,用一种天真,幼稚包裹下的成熟扮演着被支配的主角,从而获得依赖和安全感。
“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生命之光……”这是《洛丽塔》开头的一句著名独白。一个小说中的人物竟然也能够步步生莲地走下书本、走下银幕,与我们浑然一体,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尚未了解的内心世界。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洛丽塔是一个漂亮兼具成熟魅力的性感少女,而如今“洛丽塔”这一形象被赋予全新意义后席卷了整个时尚界。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华南地区春季动漫嘉年华活动上,许多美少女争相上台演绎“洛丽塔公主”,展示自己青春无敌的魅力。众多少女用蕾丝、皱纱做成的服饰,将自己装扮成童话里公主的形象。在繁华商业区,经常见到三五成群、打扮恍如欧洲宫廷公主的女生。她们身上繁多复杂的蕾丝、重重叠叠的荷叶边、华丽的泡泡纱长裙,带有浓厚的古典气息,仿佛是从动漫世界里走出来的人物,在街上引发的“回头率”特别高。
西方的“洛丽塔”女孩是那些穿着超短裙,化着成熟妆容但又留着少女刘海的女生,简单来说就是“少女强穿女郎装”。但是到了东方则变成了成熟女人对青涩女孩的向往,时光在她们身上仿佛就此停滞倒退,她们渴望永远地被定格在“那一段”美好的年龄。
也就是说,早年的洛丽塔已经被时尚的东方女性们重新解构组合成了另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形象,直到成为一种“洛丽塔心态”,那就是:对自我的追求和对青春的无限向往……
这两天喜欢上卓亚君的《洛丽塔》,发现我内心其实也有洛丽塔情结,跟大家分享一下:
作曲:小柯
作词:王筝
和我跳舞吧 lolita
白色的海边的沙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
十七岁漫长夏
喜欢一个人 lolita
只喜欢一天好吗
或许从没有爱上他
只是爱了童话
那个野菊花开满的窗台
窗帘卷起我的发
我把红舞鞋轻轻的丢下
不在乎了 lolita
田野金黄了 lolita
舞台就快搭好了
我们一样吗 lolita
对孤单习惯了
如果我不做自己的观众
还以为在爱着他
我坐着飞机到海边找他
多疯狂啊 lolita
喜欢一个人 lolita
只喜欢一天好吗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
十七岁漫长夏
都会忘记吗 lolita
来不及带走的花
努力开放了一个夏十七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