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最美丽——!’
……”
这是皖区地方一直以来流传不衰的一首儿歌,母亲喜欢这首歌,母亲小时候就是唱着这首儿歌儿长大的。
身为长女的母亲从小就聪明伶俐,且有男孩子的豪迈气度,八岁入学,门门功课皆优,深得教书先生和全家人的喜爱,更是外祖老爷爷的掌上明珠。
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母亲只上了六年学便随着姨舅们的出生、家道的沦落、外祖老爷爷的去世,而不得不掇学。虽然如此,高小毕业的母亲在当地也算是颇有才气的“知识分子”,那时母亲十七岁。
十七岁的母亲心高气傲,踩也不踩闺房外面排队如云的求婚少年郎。但是母亲是长女,长女成人就得要为父母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发誓要逃离农门,脱掉农民装束的母亲独自拎着小皮箱,乘火车刚到无锡城的一个织绸厂落下脚跟,便接到家中一封又一封的“母病重,小耗子速回!”的急电。
“小耗子”是当初外祖老爷爷对长孙女的爱称,后来便一个接一个传开,倒成她真正的小名了。(据说外祖老爷爷养了一只宠物老鼠,爱得什么似的,他叫母亲“小耗子”可想而知。)小耗子没得选择,回家安心照料母亲半年,又闹父亲,说:“你们难道真想让我在家呆一辈子么?小耗子可不想做农民啊!”于是老父亲把宝贝女儿送到县城的国营丝绸厂,准备等两年把家里的那头只吃料不干活的骡子买了,给村支书送礼,(听说支书的女儿婆家的小姑朋友的表姐夫是丝绸厂的车间主任)看能不能让小耗子转成正式工人?
对于父亲的苦心,小耗子没有多想,她要凭本事吃这碗饭。果然,半年没到,厂里看她会写,便让她当会计,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出纳”。
母亲自做了“出纳”后,她的聪明能干,和吃苦耐劳加上她认两个字所带来的才气,在小小的丝绸厂名气不胫而走。那时候厂里流传这样的歌谣——
耗姐姐,品貌庄
聪明灵秀水一方。
谁若娶得小耗子,
就似捡到了“林潇湘”。
林潇湘就是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当时黄梅戏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被人传唱的很红。
小城不大,丝绸厂里芝麻粒大的事儿在城里都会被其它人当做新闻播讲。
小耗子恋爱了——好像是文化局一个青年秘书,但小耗子不喜欢,因为小伙子出身“名门”怕高攀不上,细心的人们后来才发现,频频与耗子约会的后生是一位下放到偏远地区来的“下乡知识青年”。后生才貌超群,人们在赞叹之余,唯一感到不满意的是:这外地小伙子是“右派”,配不上我们家乡的“才女”耗子姑娘。
在右派后生被“千夫所指、众目唾骂”之际,耗子姑娘勇敢地上前,以身护住后生,似乎要开口对众人宣布: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就我所知道的,右派后生是母亲(耗子姑娘)这一生唯一刻骨铭心的恋人,如果后来没出意外,我母亲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归宿。但是世事难料,人心叵测,谁又能知道,那右派后生和耗子相亲相爱两月,正说第二天去民政局领“结婚证”时,后生突然接到“家里当官的父亲被平反”的消息,顿时喜出望外,这就是说,他的右派帽子摘掉了。然而耗子姑娘并不知道这事,她做了一夜好梦,第二天来找准夫君时,门虚掩着,房内空空的。她坐着等半天才发现心上人的枕下有一笺纸,上面绝对漂亮的两行钢笔艺术字——“耗子,我父亲己平反,他老人家不允许我娶乡下的媳妇——我回家了(你别来找我)。”
……
耗子姑娘(母亲)大病一场,拖着虚弱的身子回到了乡下,回到了父母身边,又做起了农民,当她在田间劳动的时候,跪在地上捧起一把土向脸上贴去,这时才感到乡间的田土是那么的亲切!当一位农民又是多么的自豪!
母亲自此很少去城市,后来与煤矿工作的父亲结婚之后,虽然有机会在城里居住,但她还是把家安在乡间,就这样过了几十年后才听她说:农村不比城市,虽然物质缺乏,但它的根是干净的!
但是我发觉,母亲只所以喜欢农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因为乡间的燕子多——母亲小时候在外祖老爷爷的眼目中,那个叫小耗子的可爱孙女不是经常在唱——“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最美丽!’
……”?
当初外祖老爷爷因喜欢老鼠,就给他最爱的长孙女起名叫“小耗子”……
后来长大做了母亲的小耗子因为喜欢一首“小燕子穿花衣”的儿歌,便给自己的宝贝女儿起名叫“燕子”…… 再后来呢?母亲已经去世了,而我作为她唯一的女儿燕子在这里正编辑着母亲生前的故事。
——公元2007年十月二十九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