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看报纸,提到广东省对公民道德准则进行宣誓,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约见网友。文后便有人对这种形式的宣誓发难,说宣誓就能解决问题吗?诚然,有关部门这么做也不无道理,我认为是站在维护公民的权益的角度这么做的。关于网络,众说纷纷纭,莫衷一是。现在网上鱼龙混杂,不乏骗财骗色之徒,利用网络招摇撞骗,频频得逞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人由于轻信他人,轻易与网友见面,最后落个人财两空的情况也是有的。也曾经见过有文章写过,两名网友说话很投机,最后决定见面,结果发现原来是父女俩,如果说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只是听说的话,那我的周围就有千真万确的事情。本市某局一局长夫人年过五十,却还风姿绰约,与夫君甚是恩爱,儿子已是大学生了,可以说是家庭美满幸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女士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了一北京网友,据说相貌能力都不如她那一表人才的丈夫,但她却宁愿丢掉舒适的工作也要跟丈夫离婚去跟该网友结婚。其事业有成的丈夫苦苦地做了三个月的工作,最终没能使她回心转意,她硬是 跟那北京网友结了婚。区区怪事,令人瞠目结舌。有人说,要是不上网,她可能不会发生这种事情,都是网络惹的祸。
尽管如此,在我看来,网络是把双刃剑,看你自己怎么利用它。网友也并非都是坏人。胡杨林中的梧桐书屋是个很受大家尊敬的作家,我在胡杨林里看过他写的文章《拜访网友 不亦乐乎?》写的就是他的两次拜访网友的经历,其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他说:“谁说网络只是虚拟的世界?只要付出真诚,谁都能收获快乐。”也见过林中黄昏人写的《深厚的友情由网络走向现实》,写的就是通过网络结识了不少好朋友,最后发展到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好姐妹。最终也见面了,真可谓其乐融融。还有frog,也曾写过一篇文章《见到Anne》说的就是在现实中见到了在网上认识已久的好友。其开心之情,自不待言。
从我触网的经历看来,网上其实不乏真人,也不乏真情。从最初的在某网站写博客到在某网站泡论坛,自认为还是有几个心灵相通的朋友。Huihui,frog,oxtigers等几个文笔都十分了得,除了欣赏他们的美文,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的方法,真的获益匪浅。记得有一次网站搞征文,我生性慵懒,本不准备写的,可经不住frog的不停地催问:“我的文章已写了,什么时候看到你的?”只好硬着头皮写了。有几天没写东西,huihui便会给我留言:“怎么不见你的内容更新?”大概从那个时候起我又慢慢地变得勤快起来了。不仅如此,大家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互通有无。 huihui会每隔一段时间把她整的资料传给我,不时地跟我说她的教子秘决,frog为了传教学视频给我,会让电脑整晚地开着。大家登陆一些资料网站的密码都是通用的,用不着提防谁。还有一网友anny,她们当地所有的老师都在一官方网站搞研修,里边有很多专家讲座和新教学理念的视频,游客是不能进去看的,要进去得缴费,她便把她的ID和密码告诉了我。我也得以下载了N个教学视频。还有小L,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我要为我的儿子找些病句修改的题目,一问他,他便一下子给我传过来好多篇。所有这些,没有彼此的信任是很难做到的,也源于彼此的真诚。
最后我还想说,huihui,不管我们是否常联系,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不会改变。还有frog,我认为是个有着侠骨柔肠的女子,爱打抱不平,有什么事情你敢于站出来应对,那段情绪低落的日子是她陪我度过。尽管记忆中有一些七零八落的碎片,但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中总会有一缕暗香浮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