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谈如何进行投资研究

写作者:一指禅     日记本: 股海钓鲨

日期:2004年05月1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58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赫赫有名的美国量子基金的创办人之一,著名的国际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1970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0年离开量子基金后,罗杰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学,当时的巴菲特听完后盛赞罗杰斯 “对市场大趋势的把握无人能及”。
  
   《21世纪》:作为一个投资家,你是如何进行研究的?现在,很多投资银行或是金融机构都向读者提供研究报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的研究?
  
  
   罗杰斯:我建议你们不要听信投资银行的话,记住,成功的投资家只是在为自己投资,他们是在为自己做研究。
   至于说我自己如何进行投资研究,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加以验证。如果你要研究一家公司,你应该看它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年报,甚至几年来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后面的批注等,当然还要看看它的股票价格走势。
   另外,如果你能得到它的产品,你最好研究一下它的产品,看看质量如何,有没有竞争力。就我所知,不少人根本就没有关注过一个上市公司的产品,不关心这些产品是否品质良好。同时,和消费者谈一谈,和产品供应商以及上市公司的员工谈一谈,你还应该看看这个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作个对比。
   接着,你也许应该关心一下股市的行情,政府的政策导向或是近期举措,以及中央银行等部门的政策变动或是有关言论。当你把这些信息集中起来,你就对一个公司有了一个了解,最终的决定还得你自己做。
2004年05月25日20:05 吉姆·罗杰斯小传 [补记]
     吉姆·罗杰斯(Jim.Rogers)1942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196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上个世纪60年代,在牛津大学学习哲学和经济学的他,开始饶有兴味地研读《伦敦金融时报》。牛津大学赠与他的奖学金,被他用于投资,小试牛刀。1969年作为“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助手,掌管当时的保护者基金15%的资金;1970-1980年与索罗斯共同创立并管理“量子基金”。
  
   离开量子基金后,罗杰斯开始独立投资人的生涯,投资遍及全球各洲,同时在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仓储市场进行投资,取得了辉煌的投资成绩。1998年罗杰斯创立罗杰斯原材料指数基金,6年来取得了超过100%的收益。
  
   1990年和1999年,吉姆·罗杰斯开始了他的两次环球旅行,并在有关国家进行投资。除了“玩”和“赚”,罗杰斯两次旅行的另一个结果,便是写出了《投资骑士》和《玩赚地球》(《Inves tment biker》和《Adventure Capitalis t》)两本美国商业畅销书。
2004年05月25日20:05 ·罗杰斯成功法则· [补记]
     1.勤奋。“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索罗斯也曾证实说,“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一个人做六个人的工作。”
  
   2.独立思考。“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3.别进商学院。“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罗杰斯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总是对所有的学生说,不应该来读经济学院,这是浪费时间。
  
   4.价值投资法则。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不对,你也不至于遭到重大亏损。“平常时间最好静坐,愈少买卖愈好,永远耐心地等候投资机会的来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炒家,我只是一位机会主义者,等候机会出现,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击。”
  
   5.等待催化因素出现法则。“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如一潭死水的市场中,你就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
  
   6.静若处子法则。“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不管,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罗杰斯对“试试手气”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这实际上是导致投资者倾家荡产的绝路。若干在股市遭到亏损的人会说:'赔了一笔,我一定要设法把它赚回来。'越是遭遇这种情况,就越应该平心静气,等到市场有新状况发生时才采取行动。”

完成时间:2004.05.19 17:14:2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