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顺势者昌、逆市者亡(9.10盘后)

写作者:弄墨无文意     日记本: “股”惑人心

日期:2007年09月1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17

  一、上周预测回顾
  
  2007年09月04日《跌声响起来、弄墨资金在等待(9.4盘中)》短线投机者可积极拥抱九月的行情,理性投资人可持币观望,不一定要参与。
  
  2007年09月06日《其实我们离成功都只差一点点(09.6)》大盘短线还有调整,甚至在量能大幅放大或缩小的情况下会出现变盘的可能。只要不出其中意外大盘肯定还是碎步震荡上行!~
  
  2007年09月07日《吹尽黄沙始见金---9.7盘后》大盘下周将很可能出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二、今日收盘盘点
  
  上证指数5355.29次高点收盘。上涨1.48%
  深证成指17918.48高点收盘。上涨1.38%
  交易量均有所萎缩。
  
  今日大盘应验了我上周的预言,(虽然当时是嘘声一片,这更加证明了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走出了先抑后扬的行情,让在急跌中满以为逃顶成功的人吃尽了苦头,以前我就说过这是一轮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在牛市巨大的趋势面前只有“顺势而为”才是最大的赢家,一切逆市而为者就如螳臂当车是自取灭亡。不要总以为一跌就是顶,哪儿有那么多顶?其实上周大跌的时候我也彷徨过,不过从盘面看见有许多资金在耐心的参与便让我看见了希望,也坚定了我准备资金在低位坚决杀入的决心。
  
  三、了解大行情、大牛市、新时代的消息面
  
  1、本币升值。(今天又创出新价)
  2、这是一轮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盛宴。
  3、股票炒作靠资金,现在资金面很宽裕,那么多的基金发行,他们是傻瓜?是来接最后一棒的?
  4、国外资金源源不断的涌入。3000唱空,一跌就进场。最后导致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者手握大量筹码,而我们小散却意外的空仓。
  5、明年奥运的魅力,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扩张有极大的好处。
  
  以下两股基本面自己看,我就不赘言了。说实话,看不看都一样,一个字——好!~!~~!
  譬如:600496:多么好的广告效应、多么好的宣传。而现在的496手握那么多国家的入场券。
  譬如:000778:(上周末推荐,今天应该是好的买点)西气东送这样的国有股份企业难道就不能分到一杯羹?印度反倾销为什么对其它企业征收139.79美圆/吨的反倾销税,而对它征收127.40美圆/吨的反倾销税?这样不温不火的走势为什么基金扎堆?现在我就想讨论一下为什么它不涨,我认为只有一个理由,广发系的新基金等着老基金的喂盘。
  
  四、后市预测
  
  1、今日大盘缩量上行,我认为是短线的反弹行为,(没真正的反转坚决向上的迹象)短线还将存在震荡调整。请大家谨慎消息面利空出台的影响。
  
  2、选股策略:尽量避免介入垃圾和题材。虽然垃圾和题材也有许多牛股,不过能轮到我们吃的不一定有二两肉。从长线的眼光积极介入基金扎堆、涨幅不大的、有持续业绩增长预期的蓝筹品种。虽然在跌声中600496创出新高,其实现价还是可以逢低介入的,有时候大家在盘中看见600496突然拉高然后打下,其实这是很明显庄家在试探上升中的抛压。其实庄家很喜欢有长远眼光的小散跟庄,这样在拉升时候犯不了用过多的资金,其实通常出货前都有一定预兆:譬如当日高位创新高后突然借大盘大涨或大跌时打压跟风盘,导致跌幅7%左右,(出少量货)次日略低开横盘(目的就是套住前日介入盘,然后让小散认为是洗盘逐步介入。)第三日小涨(前几日套盘不会此时了结,还可能会补仓)。然后在随波逐下........(不是大家都很喜欢补仓么?呵呵!~越补越亏)
  
  3、其实现在预测大盘已经没有必要了,新高一定在大家不知不觉中产生。5700大家一定是能看到的。牛市若看空,到时一场空。(大趋势)
  
  五、弄墨看盘之今日重点关注
  
  1、今日为什么会缩量上涨?
  持股持币者观望气氛浓厚,跌时持股者不愿抛(被套或渴望涨),涨时持币者不愿买(在乏力中上涨)。所以虽在大趋势向好的情况下短线应该有一定的调整,要不这样走下去也难以健康。关键看明天,在高开高走的时候能否温和放量。
  
  2、政府较长时间没有明显针对股市的利空出台,究竟近期会不会有?
  如果鸡犬升天一定会出台,毕竟国家还是不想让太多的人跳楼。不过现在是大盘的敏感期,国家对大盘的大压也左右为难,幸好上周大盘自行做出了调整的姿态。所以我认为垃圾和题材的集体炒作应该已经告一段落,不过个别题材还是可能强势不改的延续行情,不过这不可能是普遍性!~
  

完成时间:2007.09.10 20:19:1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