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简陋的乡村小学,就听说冬凉夏热,没有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我却一直以为这其中也未尝没有夸大其词,结果当我在五一假期之后换上轻盈的春装再一次站到那里时,不得不对这句话有了质的认识. 我至今也不太明白那里怎么会那么的冷,早上刚到那还好,只是感觉有点凉,但过了上午10点,按常理,阳光充足会暖和一些,谁想到我已经冻透了,脚夫上的旅游鞋形同虚设,在地上凉气的侵袭下,已经无法再去保护我可怜的脚丫子.四年级那个文静得一天没几句话的女孩轻声说:"老师你冷吧"我猜我的脸一定已经铁青,不是气的,是冻的.
"你可以坐下的,把脚抬起来这样会好点".
一丝暖流在我的心里漫延,毕竟是春天,我竟然忘记了冷.
午饭,同事们劝我多吃点,说是为了抵玉下午的寒冷,我吃了满满的两大碗,打着饱隔跟他们吹牛,感觉真爽.嘿嘿~~~~~~
回来后我后来跟他说,"那里太冷了."看他只是形式上的应付,"真的,不去过那里的人真的无法想像,我是全校师生中惟一一个穿着单鞋子的人"我再一次强调,这不是我本人的骄气,试图引起他的重视.果然收到了预期的目的,但了不是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至少我觉得他不是那种懂得怜香惜玉的人,我只得到了"下次我会提醒你穿多一点"这样一句答复.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害我又闹了一次笑话.快进六月了,当我准备去那里时,动手前一天晚上我就一直在想,我要不要穿凉鞋去,因为持续的高温天气,使我不顾他的再三劝阻,穿了凉鞋去,一上车,我不就为我这一明智之举暗自得意,幸好没听他的.满车人都是简洁明快的夏装.而且他们还在说我的的牛仔裤会热的,我也没往心里去. 哪知到了那里,我一进办公室就开始上火了,我第一次发现窗子小的缺点,而且上成居然还钉着厚塑料布,一进屋就感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这大清早的就这样,这一天还怎么让人活啊,我暗自嘀咕着.当然这些是不能说出来的,我怎么会让他们用那种瞅怪物的眼神看我呢,我就如同习以为常的走近去靠个角落坐下.一个女老师在冲着我笑. "咦,不对呀,这么大的热气啊,怎么烤着呢......
那个女老师笑着大声嚷嚷着"你热不热啊,还真会选地方,找个离炉子最近的"
咣当,我就差没晕过去了,扭过头,可不是吗,一个大铁炉子,炉火着得旺旺的.
我也顾不得形象了"怎么还生炉子啊?" 一个挽着裤角的当地老老师微笑着,"不生炉子咋烧开水喝呀"居然还用那种包容的眼光看着我. 我快疯了,赶紧抱课本逃到班级去了班级没有生炉子,但也好不到哪去,后来听说窗子不能开的,一开就会掉下来,因为是木制的窗户框,年久失修,已经再经不起反复的开开关关了.为了使室内降温,就得反复的洒上凉水,凉快是凉块些,但一股土气.
但是有一个班级却是真正的很凉快,因为前后窗子没有玻璃,问起,才知道还有一段故事.只是到了周末同学们就得把作业本水桶什么的都挪到办公室里去,而且我想到那个冬天这里的孩子是怎么过的,有点不寒而栗.后来我知道,玻璃是在四月初打破的,那时已经过了天寒地冻的时节了.
至此我才懂得冬冷夏热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