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八日,我参加了吉林省重点课题“语文素养整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会暨长春市汽车区“实施语文工程,提高语文素养”现场会。与会的有吉林教育学院院长张旺同志、副院长迟长伍同志、中国教育学会张云海同志、课题总负责人徐向东同志及全省各个地区中小学的领导及教师代表。两整天的会议按排严密,所有的人劳累不堪。但是收获颇丰。我有幸参加了会议,现谈谈我的感受。
一. 课题意义重大——有待提高认识
此时会议的课题内容意义深刻,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设立。特别是吉林达慧学校《构建作文教学内容体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经验报告。内容具体真实,数据确切有理,实施有效可见。但在会后与教师们闲聊,却发现课题设立与实施存在严重的认识问题。
在“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的旗帜下,学校教师做课题,几成燎原之势。一个学校办课题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价值方向,因此,应该强调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得到教育的共识,有共识才能汇聚智慧,把“个人资源”转化为学校优势。个人在课题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寻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个性。那么我们就可把这种经验进行大范围实施推广。此外,教师还能在课题实验中提升自己的素质。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我们就必须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发展了,也就意味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了,我们才有方向感。所以说,课题研究意义重大,但要基于学校。
但不少学校对课题认识存在很多问题,那就是在学校课题满天飞,把所谓的“课题实验”作为换取功利的“敲门砖”,而不是真正耐下心来去做一个哪怕非常微小的教育实践项目。北京大学教授肖川就曾非常形象地形容了现在的“课题风”:以官员身份搭台,以学者身份唱戏,以商人手段捞取钱财的人物推波助澜,可以说,现在学校真正有价值、有教育意味的课题实验并不多见。因此,我们学校及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脚踏实地地去为教育事业做点什么,研究点什么……
二.课题报告笼统——有待提高实效
如果说这次现场会唯一不足的便是,有一些课题报告的经验介绍过于笼统化,似乎一直是在吹捧。我想,与会的都是来学习的,而不是听唱高调的。报告做得好,才可能赢得场下不断的掌声,做得真实,才能让我们这些不辞辛苦来学习的人有所得。不枉来此一回呀!从中,也让我感受到,课题的研究必须要切合实际,内容不要过于大范围,容易造成华而不实,空洞,无处着手的效果。
汽车区六校的唐娟老师做的《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习惯》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经过调查,唐老师发现导致学生作文能力差,阅读分析水平低,识字速度慢的原因就是学生不爱读书。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唐老师采用了“引领读书、感受乐趣——自赏读书、感悟魅力——交流读书、汲取精华”的实验阶段。培养了孩子们“能够有选择地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能力。我认为唐老师能基于实际,做得非常好。有待我们学习。
三.课题成果显著——有待落实学习
六月二十八日下午的课题成果展示让我们大饱眼福。13小学儿歌背诵,12小学课文朗诵,4小学笠翁对韵。孩子们抑扬顿挫,流利上口读书声,博得了台下师长们的一阵阵掌声。而汽车区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展示的《走进宋词》、《班级读书会成果展示》更让我们耳目一新,教师基本功之强,学生素质能力之高。从难解诗词的分析,孩子们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课本剧形象的表演。我们不难窥到,如果没有课题落实的扎实,开展得实效,孩子们怎么会有如此高的素质。为此,也更让我对课题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决心。我想,“行动胜于语言”,成果展示便让在场的所有教师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对于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
四.课题立项独创——有待考证可行
我相信这次会议给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定是辽源市私立小学——路家小学的校长,年过七十的路福双老人。他为我们作了精彩的“过行楷关”的学术报告。起初,我对他的小学要过行楷关的研究抱着否定的态度,但通过他为大家分析“统一汉字手写体,小学过行楷关。初具楷法就练行楷,防止错误定型,走弯路”这一课题研究内容的背景与意义。生动的事例分析,形象的比喻取舍,让我开始对这项研究产生了好奇心。回家后,立即看了他书写的《小学练手写体 过行楷关》这本书。现在引用书首页的一段话:“‘玉不琢不成器’,即使是块玉,也要靠雕,我出版这本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专家同行鉴别这块‘坯子’的成色,如可雕琢,我愿献残年余力,尽其所能,与各位同仁共同雕琢一块美玉,献给后代,献给未来。”从路老的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老人的执着和忠诚,可敬可歌!
不管这项研究是否具有普便推广性,但路老的这个研究却是对母语原有印刷体的一个挑战。不论成功与否,它势必将推动着汉字书写的发展。而我也将于假期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这项“过行楷关”训练。如果可以推广,这项研究将在下学期走入我的班级内。
此时会议时间并不长,但相信与会的人将因此次课题会而受到启发和促动。扎实地进行课题研究,脚踏实地去干工作。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一份光,为吉林省教育课程改革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