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谁来捧场

写作者:闲云孤鹤     日记本: 时光的印迹

日期:2007年06月2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768

  26日,下周二20:30,我又要去现眼了。路径:UC大厅-音乐街区-古典印象,题目:《室内乐与康塔塔》,以下是备课稿,先睹为快。
  Bravo喝彩声 Encore再来一个 Bis重复
  所谓室内乐,现在指的是各种重奏曲(也包括独奏曲)以及用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
  它起源于巴罗克时期,原指在贵族宫廷中演奏、演唱的世俗音乐,以区别于教堂音乐和歌剧音乐。
  17世纪初叶发源于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室内康塔塔”等,属于室内乐的范畴。
  18世纪末叶以后,室内乐就是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为少数人演出的音乐了。
  室内乐通常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具体来说器乐的就是奏鸣曲;声乐的就是康塔塔。
   奏鸣曲(sonata)和康塔塔(cantata),如果都使用音译法那就是桑娜塔和康塔塔了。
  奏鸣曲通常为一件或两件小提琴与通奏低音乐器演奏。常用的独奏乐器是小提琴或小号,通奏低音乐器是低音弦乐器和羽管键琴。在整个巴罗克时期,奏鸣曲的发展与室内乐的发展相并行。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按照其使用场所划分为教堂、室内、剧场三类。
  奏鸣曲大家都听得比较多,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
  首先称室内声乐曲为康塔塔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格兰迪(A-Glandi)。到17世纪40年代不少歌剧作曲家,如:L-罗西、切斯蒂等都在写作康塔塔。他们选用世俗的歌词,配以华丽的旋律,音乐织体有独唱、二重唱、三重唱。这以后康塔塔逐渐取代了原来十分流行的牧歌,成为家庭和贵族音乐生活中备受喜爱的音乐体裁。
  康塔塔也分宗教的和世俗的两种,世俗康塔塔一般为节庆、婚礼、丧葬、公众的典礼活动等特定目的而作。那时产生的康塔塔数量浩瀚,巴赫300多部,克里格尔200多部,泰勒曼1000多部。它们就像巴洛克的许多应时之作一样,大量失散。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那不勒斯作曲家创作的室内康塔塔常用两组宣叙调和咏叹调结合的形式,即“宣叙调-咏叹调-宣叙调-咏叹调”,织体大多是独唱(常用女高音),以通奏低音作伴奏。德国世俗康塔塔的题材与结构均来自意大利,歌词和音乐有自身的特点。
  说到康塔塔就不得不提到音乐大师巴赫。巴赫写过宗教性康塔塔近三百部,世俗康塔塔23部,又写过短歌剧似的世俗性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十九世纪的康塔塔以巴赫为典范并又得到发展,通常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实际是一种短小的清唱剧。不论如何,我们很多人接触这种声乐体裁还是从听巴赫的作品开始的。
  巴赫的大部分康塔塔是宗教性的,其中许多在今天非常著名,如《基督处于死亡的枷锁中》、《上帝是我们坚强的堡垒》、《我满足了》等。巴赫宗教性的康塔塔很多,这里我们也不作过多地介绍,下面我们主要来介绍巴赫的世俗康塔塔。
  巴赫的世俗康塔塔(他把其中一大部分称为“音乐戏剧”)是为各式各样的场合写作的。同一首音乐既用于世俗又用于教堂康塔塔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圣诞节清唱剧》中有十一个唱段也曾用于世俗乐曲,六段见于《大力神在十字路口》。最优秀的“音乐戏剧”包括《福玻斯与潘》和1733年为庆贺奥古斯都三世诞辰而作的《碧波潺潺,嬉戏荡漾》;而《咖啡康塔塔》(约1734-1735作)和嘲弄性的《农民康塔塔》则是他的轻快音乐的两个可爱的标本。
  下面我们来播放《婚礼康塔塔》和《咖啡康塔塔》的唱片。
  这张巴赫世俗康塔塔BWV210 & 211(婚礼康塔塔以及咖啡康塔塔)是巴赫众多康塔塔中的珠玉之作,虽然巴赫世俗康塔塔现存的数量只约二十多首,占他所作两百多首康塔塔作品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不过却可以显露巴赫在宗教音乐创作之外个性上的另一面,尤其是令人讶异的幽默感。
  l4^
  ●唱片名称:Secular Cantatas●唱片公司:BIS●唱片编号:BIS-CD-1411●录音时间:2003 q6N+E●发行时间:2004 g a
  ●指 挥:铃木雅明 Masaaki Suzuki三弦音乐论坛 ^"h,C#L [
  ●乐 团:日本巴赫学会 Bach Collegium Japan
  ●女 高 音:Carolyn Sampson"Y$W W X¬z/O,^+R
  ●男 高 音:Makoto Sakurada
  ●男 低 音:Stephen Schreckenberger
  
  婚礼康塔塔:BWV 210 "O holder Tag, erwuenschte Zeit"(可喜的日子,期待的时辰)一般与BWV 202一起以"婚礼清唱剧"著称,BWV 210则是后来唯一完整留存的版本,是为了婚礼而编写的世俗康塔塔,这或许是巴赫所作独唱康塔塔中最长的一阙,完整演出时间超过半小时,而其中独唱女高音有吃重的演出。
  (请欣赏)
  《咖啡康塔塔》以18世纪上半叶德国各大城市都盛行喝咖啡的风尚为背景,全曲由十曲构成。情节讲的是一个叫丽茜的女孩嗜好咖啡,父亲要求她放弃这一嗜好,她不同意,于是父亲以各种威胁引诱促使女儿让步,但均告失败,后来只好央求女儿,只要戒除咖啡,愿意为她找一个好郎君。女儿则表示:除非婚约上写上“婚后允许我照样喝咖啡”,全曲诙谐乐观,是巴赫最有名的一部康塔塔。
  (请欣赏)
  
  

完成时间:2007.06.21 20:29:2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3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