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在电脑前,心就有了归属感,仿佛一个漂流在河面的泡沫,突然间搁浅在水草丛中,想漂也漂不了了。心是静了下来,可身体上的疲劳远远没有消除。整个脑子晕晕的,好象一锅沸腾的汤水上下对流,没有片刻停止。
小腿的肌肉绷得紧紧的,酸酸着痛,站也不是,走也不是,最舒服的姿态就是把双脚搁在桌子上,背靠着椅子摇摇晃晃。摇晃的频率保持着均衡,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头深深地后仰再后仰。轻快的乐曲一直在播放,都是些老歌,听不听倒不重要,只是调节着一种舒适的气氛罢了。
从妻子的三哥家出来,走了很远的路程才等上出租车。坎坷的乡间小路,高一脚低一脚,偶尔穿梭而过的农用车,一屁股的黑烟漫天弥漫,加上干燥的风尘,让我防不胜防,除了用手挥舞着空气(其实根本不起任何作用)。蜿蜒崎岖的小路考验着我回家的意志,特别是搓了一下午的麻将后极度疲惫的身心。一边走着一边回头了望,半天来不了一辆车子,而且来的还不是出租车。人有时候的感觉真的特别奇怪,你越是心急着等待,越是失望居多。平时你就是走错了路,也会有出租车从身边经过。
本来一下午的“搓麻”,对于曾经非常痴迷于此活动的我来说,简直是“小儿科”。原来我鏖战方城的劲头,可以两天两夜不下火线,一直到双眼发绿,肌肉干瘪,一双手变成“凤爪”。现在很少娱乐了,一年来不了三、四次。看来运动锻炼次数的减少,直接影响着体能的发挥,像今天这样就玩了一下午,明显一幅疲惫的状态了。幸好的是,战术指导方针和技术水平发挥还没怎么退步。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搓麻”水平还是蛮自信的,这也是经历着长期的实践锻炼和惨痛的失败教训而积累到一定的火候,再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战术方针的。长期观察着别人和自己在“麻将”场上的表现,我觉得这种表现和人的性格、思维、素养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息息相关。比如我自己个性含蓄沉稳,处事上谨小慎微,不习惯大开大阖。在得失的计较上宁可少失,不冒猛进的风险。这类性格表现在方城之战中,在形式不妙、局势不佳的情况下,我先求稳求平,保持最低调的态势,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旦局势风云突变,大好的战机馈赠于我,我是不会吝啬着轻然错过的。我会一步一个阶梯,举重若轻而游刃有余,毅然放弃一些小恩小惠,求最大求最全,求最好的战机最高的效益,“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毫不留情。”直到斩获所需的筹码,静待局势不利于我后,再次来个“潜龙勿用”,然后期待“飞龙在天。”
当然这一切得在脑子清醒,身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效果。一旦人头脑发热,酒灌多了,一切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上在酒多的当上太多太多了,像今天中午吃饭,我就尽量隐光韬晦,保持低调饮酒。应该说下午是清醒的,只是体能上有些没跟上而已。
很久没这样放松自己了,今天的机会是因为妻子的三哥做40岁的生日,一大早就接到他的电话通知要我赶过去。上午把工作安排完毕,中午赶到他家庆祝。家在本市的市郊,不算远也不算近。将近把这日记写完,残留在我脑子里的最大感受就是:其实这种看似轻松的娱乐,一点也不轻松,甚至比我工作还劳累人的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