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醉眼

写作者:木犀子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7年06月0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26

  
  
   天也不匀,地也不平,都互相认不得。比如我,他们也许,但我无论如何记得,特别是不用宣扬的事。如果不好可以烟消云散,因为从来如此,“滴水之恩”之类的,镌刻一般,抹不去。
   其实是醉眼。辨不得模棱两可。
   有一人实在,他说醉眼其实仅是障,犹如一面纱,隔着无所谓,一旦撩开就无意义。特精辟,绝非门缝里瞧……
   有人也分,从身体语言的角度,可以若干种障眼法。法眼除外,最耐寻味的几就是醉眼了。特别是该遮去的都没有,或者一影子,而不该的则存在深邃之处,其实洞若观火。
   神奇之处恐就在于一“醉”字,属于不二法门。
   醉者,糊涂也,神经浑浊,思维紊乱。岂为鲜有之人间百态,大凡入套者,除病理特别,无一不是心知肚明,只是姿势各一,各怀鬼胎。更有嘈杂者,谓之酒疯,似乎壮了几分英雄胆,竭尽丑态之能事,搅得昏天黑地、鸡犬不宁,尔后或沾沾自喜,或吐气扬眉。也有无言装龟孙,而惶惶不可终日。
   朋友戏称层次低,也俗。
   何谓不俗,有诗为证“落尽酒魄不堪醒,已是黄昏独自瞧”,几是“醉眼向洋观世界,凄风冷雨洒江天”,还有欧阳的《醉翁亭记》,更是明明白白不过了。见过一翻版《陋室铭》,书曰:“醉里乾坤不在大,大在方寸之间能容翰海;壶中日月何在长,长在嘻笑怒骂挥手文章”。
   我是读不出,盖非醉也,只浑浑就全然麻木了。
   冥冥之中的定数,瞧些大戏、折子、小曲、还有三不粘,四不像。更多的你方唱罢我登台,把的世态尽情演绎,所有之生旦净末丑,均是使出浑身解数而酣畅淋漓。
   更多时候是无法弄懂,不在其精彩程度,而在何要如此之“演”。
   不懂为上上,何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特别是纷扰,意念就贵在朦胧,云里雾里,全如一般醉,独留三分醒。
   还是歌里有玄机,“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再回首天荒地老。”
   醉就糊涂,所以极为难得。
  
  

完成时间:2007.06.08 13:56:1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