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唤醒潜在的爱

写作者:一笛     日记本: 驼铃声声

日期:2007年05月2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65

  
  时间:五一期间
  地点:北京……父母课堂
  
   近百位身为父母的中年人学生般端坐在讲台下,聚精会神地听着温婉美丽的北大女教授的心理讲座。
   “请助手拉上所有窗帘,请在座的家长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跟着音乐放松身心、、、、、、”音乐流水般缓缓流入耳际,心慢慢慢慢地静了下来。“跟着音乐放松身心,深深吸气,慢慢呼气,想像把所有的烦恼和急躁都呼出去、、、”轻缓的音乐中穿插着女教授轻柔的声音。“想像我们回到童年,很小很小的你在做什么呢?”我的思绪被拉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小女孩蹲在一条清浅的小溪边,看着清亮的溪水里游动着灰色的小蝌蚪。那个小小的女孩是谁呢?她是小时候的我吗?“好,我们一起回到现在,我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大家欢聚在一起。我们准备出去游玩,大家心情愉快,说说笑笑拎着行李准备上车。”女教授的喃喃细语丝线般在我的脑海里织成了一副画面,画面里欢声笑语着一群快乐的父母。“我们上了车,车在绿色的山林里行驶,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思绪在绿色的林海里飞行,有细碎的阳光从叶缝间滑落。“我们来到了海边,游轮已经等候在码头,我们拎着行李兴高采烈地上了游轮。”“海风掠起我们的头发,衣衫,海浪拍打着船舷,海鸥在船边飞来飞去。”白色的海鸥,飞扬的黑发,咸咸的海风一一在眼前划过。“天阴了下来,起风了,风渐渐大了起来,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厚。”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很快就会风平浪静的。“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浪推着船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船上的游客都惊慌起来。”教授的声音固执地继续着。我开始排斥她的声音,心里反抗着“干吗要这样?”“风浪更大了,船体发生了倾斜,眼看船就要翻了,游客们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我平静的呼吸在教授的引导下急促起来,心里有一些紧张,不知道她接下来要将我们带向何方?“一个大浪打来,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海里,冰冷的海水一下子淹没了我们,生命即将结束,这最后一刻你想到了什么?”我的心疼苦地揪紧,如同真的经历着死亡。老父老母悲伤的面庞首先出现在我眼前,还有孩子,我那未成年的儿子,我的亲人啊,我怎么能割舍得下你们?“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会想到谁呢?父母?孩子?”教授好像明察我的心思,把我的不舍一一道出。“父母已经老了,孩子还小,我们放不下父母,更放不下没有成年的孩子。”教授进一步引导我们把焦点放到孩子身上。“我们慢慢地沉下去,沉下去,最后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死了。”思绪终止,伤痛告一段落。
   假若我们有灵魂,我们慢慢地从海底升起来,升到天空,我们回到我们熟悉的家,看见我们的亲人。他们坐在饭桌边,桌上有三碗饭,孩子一碗,爱人一碗,还有一碗是你的,他们没有心情吃饭,他们思念着你,等待着你回来和他们一起吃饭。你痛心地看着他们,却再也回不到他们中间。我想像着自己浮在窗外,伤心而无奈地看着我亲爱的儿子和丈夫,心里象被一只手捏着似地难受。
  “你的孩子和爱人到出事的海边来祭奠你了,爱人流着泪哭泣着焚烧纸钱,孩子跪倒在沙滩上,向着大海哭喊着,妈妈(爸爸),你回来吧,我不能没有你啊!你回来吧!妈妈(爸爸)……”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儿子扑倒在沙滩上,一边声嘶力竭地哭喊着,一边向大海伸着手,一霎时只觉喉间哽噎,鼻酸眼热。
   “好,请大家慢慢睁开眼睛,请助手把窗帘拉开。”在我们还沉浸在冥想的痛苦中时,女教授果断地把我们拉了出来。“请大家立刻在三分钟内写一份招聘广告,内容是你即将离开人世时,为孩子招聘一位老师。字数控制在二十以内。开始!”我含着眼泪提笔写道:“急招聘一位有爱心,有责任心,宽容大度,有知识有智慧有勇气有毅力坚强、开朗、乐观向上、有耐心的老师,帮我把儿子抚养成人!”一数,远超过二十字,但似乎还没有把我想说的条件说尽,时间到,交卷!我好像明白了点刚才长长一段催眠的含义了,原来教授是在启发我们做父母的爱心?
   教授一边请家长举手读自己的招聘广告,一边请助手在黑板上帮助简略记录。我及几位母亲含泪读完了自己所写的内容,也有几位父亲主动站起来读。黑板上的记录渐渐增加:爱心、责任心、宽容、包容、伟大的人格、慈爱、宽厚、有知识、有才识、坚强、乐观、风趣、幽默、活泼、开明、、、、、、,这些父母啊,即便知道只是假设生命结束,也巴不得有一个世界上最好最完美最慈爱的人来代替自己抚养孩子,即想孩子得到不亚于自己所给予的爱,也希望孩子能在失去自己后健康地成长为一个独立、快乐、有所作为的人。这短短的二十个字如何能倾尽为人父母的爱心?我被自己的爱也被天下父母的爱所感动。
   “爱心、责任心、宽容心、、、、、”教授指着黑板一条条读出来,“这里集中了差不多二十几条优点,请问,世界上有这么完美的人么?”这一问让我们张口结舌。“请问在座的各位父母,你们是这样完美的人么?”一片静默,心底里却是狂风巨澜。“请问,你们自己都不能对孩子做到如此完美,还能奢望别人去如此完美地对待你的孩子么?!”一连三个问句,句句如巨石击心,惊雷震地!
   爱,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与生俱来!孩子从呱呱坠地,我们就爱得倾心倾力,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小时候搂在怀里举在肩上,小宝贝儿一颦一笑都让我们甜到心底。在渐渐长大的每一个日子里,父母把自己的期望一点一滴地寄予到孩子身上,希望他学习勤奋优秀,希望他为人品德高尚,希望他这样希望他那样,我们期待着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却盯住他的每一个缺点唠叨不休。当希望和不尽的指责一一积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最终累积成反抗时,望着渐渐长大熟悉而陌生的孩子,我们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我们悲愤地挥舞着“无私的爱”的旗子,把更多的唠叨、气愤、指责、怨恨倾泻在孩子身上。
   看着黑板上排列的优点,我反省着自己,对孩子我够宽容么?够耐心么?我算得上一个有包容心、慈爱、宽厚的母亲么?我给孩子历来是肯定大于否定么?对照这些给自己打分,我只能惭愧地承认自己是个不合格的母亲。
   这一刻,我才真地明白了女教授的良苦用心,她用了一个假设死亡的游戏,重新唤醒了我们潜意识里存在的那些爱――慈蔼的、欣赏的、宽厚的、包容的爱。
   感谢女教授的讲座,让我寻找到了母爱的表达方式。这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平静、祥和而温暖。
  
  

完成时间:2007.05.22 18:00:0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