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床前明月光

写作者:木犀子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7年05月2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76

  
  
   月有圆缺,问今夕如何?阴历按月华之规律而来,往往不甚明了。只是习惯成自然,多记得季节之如何更替。
   比如今晚之月,大晴日,该有探头探脑,但怎么也不见。
   该来时则有,否则便无。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或如一夜,便清光四洒,进得窗,疑是霜,照不的我,却纷繁了思想。于是琢磨,觉得月之感觉其实不在程度,而在思索。诗云:“月夜思迁风不摆,一缕清光慰平生。”大抵可以想很多,也很远。
   就一个“思”字了得。或如思情、思理、思远、相思、思乡……
   东坡先生之把酒问青天,其宫阙之历何如?高处不胜寒,其实也是在思,觉得美哉天庭。太白比霜,也是一种遥寄的思孤与寒。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更明了。白天怎么也不的劲,也缺那种恣意的烘托、那般缠绵氛围、那种浪漫与神秘感。清风朗影,花前月下,凭添几多韵味,其实了却几番相思之苦。
   也如自清老先生为个五丈荷塘,弄得夜半不归,使劲转悠。为的荷美出浴,亭亭而立,还有那自来香,随着风袅袅。
   也读过许多煽惑之作,也是月下漫步,倒勾出许多联想。或如月光清凉,感慨惨淡人生,红尘无语;或如约约绰绰,叹步履之斑驳,行道之艰辛;或如弦月缓缓,悲岁月之蹉跎,生命之更替;更有月光如水,把得世态毫发毕现,一泻千里;也有月光如歌,唱的人间风情咏叹,如泣如诉。
   还有思乡,这恐是永恒的主题。
   “送君还旧府 明月满前川。”这之类的不胜枚举,其中倒以李白的“床前明月”为甚。一抬一低,把个思乡的身体语言尽情跃然。我觉得终究仍是一个“思”。故乡是梦,永远的情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亲切。特别思之,再添些幻美之事,特别于情于景,情景交融,就更有归宿感和满足感。在朦胧之中见清晰,在思念之中回旧梦,简直一大快事。而一旦实践了,往往颇生失落感,特别是“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之类的,所以重在务虚,贵在朦胧,乐在弹指一挥间。
   月光神奇,奇就在想象力,可以无限大小。可惜今夜无莹,绞尽脑汁也捉摸不了多少,只能淡淡而言、皮毛而已。
  
  

完成时间:2007.05.21 20:33:5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