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摘录《重读红楼日记》在天涯论坛上的精彩回帖

写作者:寒鸦     日记本: 寒鸦世界

日期:2007年05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05

  以秋江雨的名字将《重读红楼日记》发在天涯论坛上的散文天下里连载,受到许多朋友的关注。这里将一些精彩的回帖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加以鼓励和鞭策自己。
  
   作者:wangsilu 回复日期:2007-1-22 16:38:12 
   由此想多说几句。宝玉对黛玉的痴情是事无巨细的关心,无可怀疑。或者我认为,其实论婚姻上,宝玉与宝钗的结合是最理想的,这样的富家公子除了风花雪月,适应生活的能力一塌糊涂。无论他处于家族浮华与落魄时,也许只有宝钗这样的内助最能帮助他适合他。但在爱情上他却倾情于黛玉,与之投缘,这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实爱情与婚姻,谁又能得到最完美的结合呢?有的人适合你爱情,但不一定适合你婚姻,反之亦然。其实情又为何物呢?真心爱上一个人,又怎么能以与人相处的顺逆来评是非对错、短暂永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段非常精彩!爱情虽然是以婚姻为目的,但和婚姻却不能画等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情之一物,当要表达之时,也不会空穴来风,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假如把情当成美丽的翅膀,那么物质基础就是空气啊!故尔古往今来,爱情的话题,喜剧少,悲剧多!
  
   作者:映榴莲 回复日期:2007-1-25 19:33:02 
   红楼梦字字珠玑, 读书至社结海棠更是眼前一亮, 群芳个展其才却不相冲相斥.
  
   ---------------------------------------------------
   宝钗的个性依然是得体圆滑,落落大方。“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是一份对人生积极浑厚的借物感悟,与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诗句蕴涵的委靡娇柔,有着非常强烈的对比。
   ---------------------------------------------------
  
   lz这两句选的妙,“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不正是"宝钗之仙姿"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亦见"黛玉之灵窍",钗黛二人只后又见湘云的两韵,足见湘云才思敏捷.而探春之才则避其三人之锋芒展现在文上."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足见探春心志高远.
  
   作者:wangsilu 回复日期:2007-2-8 11:19:20 
   不错!虽未深谙佛法,但对人物性格地分析以及预测却深宥佛法之道。佛法是要随顺众生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佛法,犹如寻兔角。妙玉修行不修心,修也是白修!心外求法,邪魔外道!假如没有了人类,要佛法也没有什用!
  
   作者:wangsilu 回复日期:2007-3-31 9:55:33 
   每每看完《红楼梦》一节之后,常有让我犯愁之时,就是确定不了这节《重读红楼》日记的论题主旨为哪般为好。倒不是说小说的内容没有好的论题可以拟定,常常是因为可以论述的太多而难以取舍。我个人认为,一篇好的文评如果选择好最佳的突破点,也就成功了一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择好最佳的突破点,也就成功了一半。何止文评如此,一切文学样式都应该如此吧!
   文章犹如人说话。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说这话!其次考虑给谁说!再着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说效果最佳!最后恐怕要考虑以什么方式开头,以什么方式收尾最好了。我们平时说话如此,尽管智者千虑,恐怕事到临头也得推翻原来的计划,随即而变了。写文章,搞创作,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当一起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头选不好,文思不畅,行文艰难,写不下去。当开头选好后,文思流畅,想刹一时半会还刹不住。写完后自己还舍不得砍砍伐伐。所以,好的开头往往就是文章最好的突破点。当主旨难以取舍时,千万不要人为地硬给自己确定主旨。不断品位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主旨的过程,给文章找开头的过程。原楼主的日记个性鲜明,养心养性!
  
   作者:汪中雨 回复日期:2007-5-14 11:30:41 
   你当然不能理解陈晓旭的出家,因为你对中国的文学浸淫着太多,而忽略了西方的哲学艺术及基督教文明。试着读一读逝去的杨小凯的《我的见证》,或许会让你明白陈晓旭的为什么出家?我想你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一个韩国学生血屠校园之后,而美利坚民族在祭奠时包括凶手本人。看你的文章感觉你是个很有才气之人,但也是“误入岐途”。我时常感叹那么多的有才华之人被《红楼梦》一网打尽,就如近一个世纪以来那么多聪明的脑袋被一个意识形态一网打尽一样,是中国文化之叹更是民族之哀。楼主为什么不去试着了解西方的海洋宇宙之美呢?如哈耶克如波普尔如亚当斯密。他们不仅是举世公认的经济学家更是充满良知的大思想家。
   再如文学,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是那样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而我们当下这点做的够了么?我之所以这样说不是说《红楼梦》不好,我在二十年前也是看过的,但感觉很多人是只注细节,而忽略了本应有的恢宏。国人对红学的研究,想来是超过了国际学界对《国富论》的研究,而其效果则是大相径庭。什么是知识分子?易中天说得好:分子首先是独立的,而知识只不过是个冠词。
   国人读书如斯,徒叹奈何?不说也罢。
  
   作者:秋江雨 回复日期:2007-5-20 20:12:29 
   问好汪中雨先生!
   首先,非常感谢你如此认真的回帖,这对一个写作的人都是一种肯定的安慰:起码他的文字有人关注着。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哪怕的很浅陋的)都是在讨论和争鸣中得以延续和完善的,辩则明,沉则暗。不同的观点代表着个人不同的文化观和审美观,这其中很难说明有着绝对的对错。如果把个人的思维比作一个独立的物体,那么别人的观念就是一面可以参照的镜子。在镜子的对比中,你可以看清自己,或者理理头发,或者整整衣角。
   其次,先生的赞美我有才,让我汗颜不止。本人自己有多大的份量,这一点尚还看得清。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当初开始写这《重读红楼日记》,完全处于一种偶然拾得的兴趣,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在一种潜意识的不知不觉中开始走这“漫漫长征之路(朋友的笑闹)”的。当时根本没有计划这日记是否能完成,也根本没有预料到越是走到最后,路越是艰辛难走。就是到现在我也说不上有什么多大的志向,只是每每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程,心有不甘。都到这份上,走下去也许前面还是一片秋雨,但不走也是在雨中淋湿着,干脆还是继续走下去吧。总不至于像那笑话里说的一样:下雨的天气里有一个人看见别人拼命地往前跑,他就纳闷着:前面不也是在下雨吗?干嘛非得往前跑呢?罗嗦这么多,只是想表明一下我个人的意愿:无论在别人看来我是“有才”也好,还是误入歧途也好,我都会一笑而过。路在我自己的脚下,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的。
   读书于我一种快乐,一种习惯把个人情绪纠缠其中而又乐此不疲的痛并快乐着的生活方式。按邦达列夫的说法:一个人阅读一本书,就是仔细观察第二种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将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气精神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和参与。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读《红楼梦》和写《重读红楼日记》,更多的时候是以小说的内容为起点,以我自己的思维概况为中心,以我个人生活的环境为空间,把自己读完书以后的第一时间的感受附在我的文字上。至于先生所旁征博引而要说明我对于一人一书一现象一情形所产生的困惑和不理解,还真的没有考虑那么多。
   谈谈个人写作这日记的感受,我觉得自己还能说个一二三,要是往深里探究,把国学和西方哲学融入其中,来作深层次的对比的话,我估计我早就卧倒了,这也不是我写这日记的初衷。“红学”作为一门系统性的学问,古往今来多少大家鸿儒早就树起一道道的丰碑立在其中。可以这样说,我到现在都没有系统看过他们其中的一篇完整的论述。不是不想看,是我不敢看,我怕自己站在这些“丰碑”前流连忘返,估计我也没胆量往前再走一步了。
   顺便说明一下,本人还有一怕,那就是最怕面对西方哲学艺术之类的论著和言语。这怕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有根据的。往往外国大师的名字一大串我都记不得一二,更别说是什么高深的而于我又很拗口的言论了,所以给自己找个堂而皇之的台阶下,不记得也罢。感觉这习惯的情形如同吃西餐,虽然法国的大菜名满天下,但如我辈俗人总是吃不习惯,还不如中国菜吃起来可口裹腹。所以先生这方面的讨论,请恕我避而不谈。
  
  
   作者:kiros2004 提交日期:2007-5-18 14:28:00
  
   从昨天得到妙真法师(俗名陈晓旭)往生圆寂的消息后,国内各大媒体上出现了很多纪念她的文章,也出现了很多质疑声,甚至有很多人将妙真法师对待疾病的态度与FLG相提并论,作为一名佛弟子,我觉得有必要作一些解释,以免因此断掉了很多人的学佛慧命,也误解了妙真法师的一片苦心。
   
   妙真法师学佛多年,生命的无常和世间暂时的安乐她一定是看得很开了,当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并且到了晚期的时候,以她的性格一定是不会惧怕的,但是以当时的病情来说,一定是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这还是由于以前对自己的身体疏忽大意造成的。当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抛弃一切名利的出家生活,可见佛法在她的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的重要,与其躺在医院里面,身体插满了管子,接受这样那样的化学治疗,不如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在佛前度过自己最后的生命历程。
   
   很多人对妙真法师最后的选择十分不解,认为她过于迷信佛法,不去医院治疗,我想如果有医生敢承诺一定能治疗她的疾病的话,她是不会愚蠢到选择放弃治疗的,而且以佛教的教义来说,也没有说佛教徒不能看病、吃药,以佛陀的智慧,是不会有这样缺乏智慧的教言的。她做出这样的选择无非是因为她的疾病已经到了目前的医疗技术不能挽救的地步了,否则也不会如此之快就离世了。
   
   妙真的离世还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思索的事情,文天祥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代也有名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可见人活着这个世上最大的生命意义不在于他的寿命有多长,身体有多健康,生命的意义在于他活着的时候为百姓、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没有,如果一个人碌碌无为,整天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耗尽了一生,那这样的生存方式没有任何的意义,如同行尸走肉。在身命与慧命之间,妙真看重的是慧命,并为此奋斗多年。
   
   妙真出家之前,对大家最大的影响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远离影视之后,她在事业上的成功也影响了很多人,她的信仰也让她在聚集了巨大财富的时候没有产生贪婪心,反而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做慈善和佛教的教育工作,在她的遗嘱中她也留下了5000万的资金作为慈善事业的起步基金,正是她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体现了她一生的绚丽多彩,虽然我们感叹生命的无常,她的离世很突然,但是对于一个实现了完美人格的佛门弟子来说,妙真没有什么遗憾,即使她离开人世依然可以造福很多的人,这样的行为完全符合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教义,她的决定和行为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
   妙真的离世也给了很多恶俗之人响亮的耳光,当初信誓旦旦以偷税漏税作为工具攻击妙真法师的人不知道现在做何感想,在妙真面前,他们是显得多么的渺小、多么的猥琐不堪啊,希望他们今后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不要去做那个遗臭万年的小人,出名是需要出美名,而不是臭名。
   
   妙真的离世确实带来了一点点的遗憾,因为我们再也听不到妙真法师的教言了,但是她以生命的无常仍然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精进修行,否则我们的一生将是毫无意义的,让我们铭记她最后的无常教育吧,以我们皈依三宝的誓言,精进的修行,做好我们的佛行事业,利益众生,完成妙真法师未尽的事业。
   
   最后,我们合十祝福妙真法师能以此生的修行功德和所有得知她往生的佛子为她助念的功德,得到慈父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极乐,早日成就佛道,承愿再来娑婆世界教化我们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
   
   妙真的离世,留下的是整个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是她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祝愿妙真法师一路走好!
  
  
  
  
  
  

完成时间:2007.05.20 20:47:1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