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八里青石路

写作者:木犀子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7年05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44

  
  
   镇东和镇南多青石,绵延百里。青而略灰,属上好建材,而且开采极易,层层盘剥。有人称,自从盘古开天地,就如此了。特别是铺路,晃晃悠悠就去了白云深处。
   于是出城,人们泛指,似乎约定俗成。“一去七八里,顺道三两家,茶亭五六处,九十有黄花。”绝对民谣,没人考证过,大意似乎是去的远,沿途人家少,茶亭多歇脚,但前程费劲且渺茫。
   说是八里。知道是习惯于某种距离,其实非常模糊,比如“一望路”,指视力所能,非确切概念。
   这是茶马古道之一。顺水到这儿就截了,于是山里山外货物的交流,就给了脚夫和马帮。久而久之,青石镇就就成了中转集散地,青石路就由此出了名,跌跌绊绊过来了。于今还有,石头房子石头瓦,磨平的石头路和永远没完没了的石头山。
   一阵怀古风吹过,现在叫古镇,实实在在的山脚、河沿,实实在在的石头、小道,实实在在的人和古风。还有断壁残垣,破旧庙宇。只是这些路没到头,尽管那些大山深处,林瘴之间。我闭上眼也知道,如数家珍,比如几多石台阶,几多土地龛,几多王爷庙。还有几多溪沟,几多石滩,几多光屁股,几多破衣烂衫。
   “青山无意留古道,一池春风入梦来”。小镇的风往外吹,外面的风往里灌。明清古镇成了金字招牌,能来的都来了,没来的还没来。打工一族挣了些银两,准备翻天覆地。上级明令禁止,某年某月某日来一专家团特别强调,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不得动弹,老老实实呆着。把所有古的不能再古的东西弄出来,特别是掉渣的品相,亘古的邋遢,一起显眼。还有土里长的、水里游的、山上跑的、天上飞的,诸如“泡水菜”、“毛毛菜”之类,再加些青石板的滋滋烧烤,就有了“土里土气”和纯绿色的“青石宴”。于是小镇人都笑外来人特傻,大老远来趟青石路,奔着山间野菜,于是使劲乐,轻轻便便荷包就鼓了。
   不复茶马古道,青石犹在,还有那些马蹄和拐棍杵的石窝,以及陈旧青苔、残缺飞檐、荒凉山壁,如今一并做了好梦。
   听人讲,离镇三里外,有一大石牌坊,名人书“八里青石路,一步一重天”。
  
  

完成时间:2007.05.13 12:58:1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