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记唐晓平

写作者:三余堂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7年05月0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41

  把师生当亲人
  
  在工作上,唐晓平对老师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严格得让人难以接受,但在生活上,唐晓平对老师们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阳桂英老师说:“校长不是我的亲人,胜似我的亲人。前年我丈夫脑溢血住院的时候(后不幸去世了),她除了开会,每天都会来医院看望我一次,每天上下午都要打电话询问病情。每次打电话,只要听到我的哭声,她都会急忙赶过来安慰我,或者是委托一位老师过来陪我。丈夫住院费用大,校长还多次掏钱帮助我。看到我因为丈夫的病情而吃不下饭,她特地给我买来可口的饭菜和水果,再三劝我吃,常常是守着我吃完才肯走。假如哪天没有时间,她就会委托一个老师来送饭,并交待老师,一定要看着我吃完,说这是任务。我很感激校长,有这样的校长我还能不好好工作吗?”
  真诚热情,是老师们对唐晓平的一致评价。唐晓平工作上风风火火,但心地善良,最富有同情心,最能关心人。学校有个老教师的孩子找不到工作,在家里闹别扭,唐晓平多方奔走,四处联系,终于为他在某单位找到了一份工作。事后,这个单位的负责人说,是唐晓平的诚恳热心打动了我们,我们还没见过为教师的事这样卖力的校长。已退休二十几年的老校工曾师傅,无儿无女,定居扬州,八十岁那年回学校看看,唐校长把他接到家中,为他祝寿,给他买了新衣服,离去时为他买好卧铺,亲自送上火车,八旬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一年,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教师回怀化,严冬腊月,唐晓平半夜三点去车站接他。
  董小荣老师还记得,自己的父亲住院,唐晓平到医院看望,问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只管向学校提。董老师爱人没有工作,两个孩子读书,家庭比较困难,每年春节,唐晓平要给孩子压岁钱,鼓励他们自强自立。
  对老师们家里的老人,唐晓平经常嘘寒问暖。戴美明老师的老母亲九十多岁了,唐晓平每年都会到她家里看望慰问。这次唐晓平生病了,戴老师的老母亲执意要去医院看她。就在这次生病前,唐晓平还去张桂菊老师的乡下老家看望了她的妈妈。
  年轻的李金刚副校长和罗静海老师都曾是唐晓平的学生,谈起老师,他们的话语中透着尊敬、自豪、钦佩和热爱。
  1990年,李金刚师范毕业,他想到舞水小学工作,于是,带了点礼物来找自己的老师。唐晓平没收他的礼物,她跟他谈了很多,理想、事业、人生、工作和教学,彼此敞开了心扉,最后,唐校长说:“你还这样年轻,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农村去锻炼几年。”他帮他联系了郊区的一所学校,又给学校校长打电话,安排他当大队辅导员,她说,这是一个很能锻炼人的岗位。五年过去了,李金刚在那里工作得很好,他再没想过调动。突然,有一天,唐老师打电话来,说想找他谈谈。并且说,看到他的表现,看到他的进步,很高兴,想把他调到舞水小学来。“接到老师的电话,真的很惊讶,很激动。倒不是因为能进舞水小学——我在农村已经习惯了。而是没想到老师一直在关注我,关注我的成长,关注我的进步。”回到母校,唐晓平让李金刚到最差的班当班主任,工作担子压得很重。她说:“你是我的学生,母校的学生应该敢于挑重担子。”李金刚明白,老师有意培养他。这是唐晓平的个性,谁工作勤奋,就培养谁。
  和李金刚一样,罗静海也是在唐晓平的密切关注下成长起来的。说起老师,文静的罗静海一脸敬仰:“说真的,我有些怕她。师范毕业时,我在母校实习,跟其他老师有说有笑,但我不敢跟唐老师说话,总是远远地避开她。”实习结束,罗静海被评为优秀实习生。带队老师对她说,唐校长要我转告你,说你是她的学生,表现也好,本想留下你,但正因为你是她的学生,她想让你先下去锻炼锻炼,就留下了另外两人。她说她对不起你。罗静海说:“当时我想,我又没跟你说什么,也没提什么要求,有什么对不起的呢?现在想来,那时真是太幼稚了。每每回想这件事,我就觉得,唐老师其实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她的内心是很柔软的。她也是真心关心我们成长的。”
  回想起在唐老师班上读书的时光,罗静海的脸上充满幸福:“那时,学生还没现在这么多。每周有一个下午,学校跳集体舞,老师、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学生们穿着白衬衫,唱着‘小松鼠,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像一群快乐的白蝴蝶。”
  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当校长,唐晓平都喜欢跟学生们在一起玩。李金刚还记得,每天放学后,唐老师带他们荡秋千的情景。唐晓平左腿有残疾,荡秋千很吃力,但她坚持一边做示范,一边带他们玩。孩子们的笑脸是唐晓平最大的满足。
  唐晓平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每届学生的作业本她都留下了一些,她说,等学生们都长大了,她要把作业本当作礼物送给他们。可惜,那一年舞水河发大水,唐晓平住在一楼的房子全给淹了,那些浸透着唐老师心血,带着她深情寄托的珍贵作业本,全被大水冲走了。
  采访中,已经退休的唐秀莲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几件唐校长关心学生的故事。
  那时,有个学生叫曾冲,智力有点问题,反应比较迟缓,成绩不好,有些同学欺负他,他就老是向唐老师告状。唐老师不厌其烦,每次,只要曾冲一告状,她就会出来:“谁欺负曾冲了,过来,跟老师说说。”她跟曾冲说:“我们是好朋友,你好好听老师的话,我喜欢你。”后来,曾冲结婚了,还特地来请唐老师去吃喜酒。
  贺家田小学是个山区学校,当地学生家庭比较贫困,经常有学生交不起学费。那时,还没有结对帮扶的做法,唐校长说,我们应该为贺家田小学做点什么。她号召全校师生为贺家田小学自愿捐款,一元、二元、五元、十元都行,连续搞了好几年。
  当时,学校有两个学生非常困难,唐晓平主动承担了他们的学费。
  最让唐秀莲老师感动的是,对素不相识的孩子,唐晓平也是那么真诚地关心。明明是唐秀莲老师在乡下的亲戚,每年春节来怀化给她拜年,不知怎么,唐校长知道了明明家庭困难,每次明明走的时候,唐晓平都要给他100元钱,说:“明明,这是我给你的学费。”明明说:“我不好意思要,我没什么报答你。”唐晓平说:“那你每次来的时候,给我带一把白菜苔。”
  说这些,唐秀莲老师热泪盈眶,声音哽咽:“校长的心里总是装着他人,她对人太好了。”
  即使是已离开学校的学生,唐晓平关注的目光仍然时时跟随着他们。有两个学生,初中毕业了,受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引诱,干坏事,被关进了拘留所。那时,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不学好,不争气,不愿去见他们。唐晓平知道后,特意买了水果去看他们。她说:“我为你们痛心。但你们仍然是我的学生,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改过自新。”在严厉而慈祥的老师面前,学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完成时间:2007.05.05 19:02:1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