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正是这样的幸运者。)
15岁那年,他搭乘一艘机帆船从浙江淳安到安徽去,船行至半途,船舱突然进水了。船上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忙着争夺绑在机帆船上的用汽车内胎做的救生圈。
他个子矮,没有得到,便坐在地上大哭:“我不会水啊,怎么办啊?”
船老大便大喊一声:“大家看,前面有个小岛,会水的游过去绝对没问题。这孩子不会水,留个救生圈给他。”
一个中年人把自己的救生圈给了他。
机帆船很快沉没了。
那起事故,淹死了两个人,都是会水但没有救生圈的。
那个孩子后来有了工作,娶了妻生了子,有时候他会把15岁那年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43岁那年,他所在的工厂要减员。他的妻子已先于他下岗,他的这份工作就是全家的希望。
很不幸,他在班组里的业务评分最低,年龄也没有优势,理所当然地要下岗。有一天,班组长开了一个会,对班员说:“他的一家就靠他这份工作养活,咱们看看能不能帮他一把。”
几天后,班组里一位在外有机械加工厂的同志主动提出了辞职。他侥幸地留了下来。
现在,50岁的他是这家改制后的工厂的副总经理。
这两个故事体现出人间的温情、人性的光芒,但也折射出另一个定律:因为人性的温情,弱者有时候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机会。许多时候,弱者并不是“弱”的代名词,强者也不是“强”的代名词,人生际遇、悲欢离合,并非凭强弱便可作出了断。
(来源:《三门峡日报》)
|